减少缝料运送时间 缩短服装生产周期的有效方法
众所周知,大多数缝纫车间80%的时间耗费在缝料的运送上,只有20%的时间真正用于缝制、熨烫和后整理。整理和运送缝料在生产中既耗时又费钱,若能对工序进行有效调整,即可节省生产成本。
换言之,若每件衣服耗时30分钟,只有6分钟是用来创造利润的。其余24分钟用在缝料运送和处理上,并没有增加实际价值。
以两裁片合片为例来说明:
·选第一片衣片,选第二片,摆好衣片位置,置于针下待合片。
·分三次合片(停顿并移动衣片,确保线迹在一条直线上)。
·将两衣片放好位置,置于针下准备缝第二道线。
·分三次合衣片(再次停顿并移动衣片,确保线迹在一条直线上)。
·叠好,放在边上,做记录。
操作非常简单,但显而易见,真正创造价值的工序,不是缝纫过程中挪裁片、不是选片、不是置于针下、不是叠好放在边上或记录,而是合片时的缝合过程。
缝料的运送方式极大影响非生产性步骤的时间。备料女工和来回巡视的监督员并没有直接参与生产,上述操作中折叠衣片、扎捆和解捆也是非生产性步骤,但却又必不可少。这些工作都需耗费时间和成本,因此会降低公司的利润率甚至削弱对客户需求及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在工位之间传送物料根本不能创造丝毫价值,如果两道工序之间产品堆积,则会更糟。物料运送不仅没有为服装增值,反而耗费成本,占用空间。面料成本及前期工作费用通常都是需要预付,因此会影响现金流动。公司还可能为购买面料而透支,并因此而支付利息。而直到将衣服卖给顾客后这些工序才可能会有收入。
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迫使生产商不断改进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并能按客户需求快速周转,因此需要在生产流程中减少工作量、增加灵活性。
随着产品市场导向化以及款式多样化,企业需要能迅速对此做出反应,所以对不同产品要灵活处理并要增加服装款式。在整体计算公司成本时,不仅要考虑劳动力成本,还要考虑时间耽搁以及在制作过程中和已完成的产品中冻结的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