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主席伯南克遭遇市场怨言
继续加息意愿坚决前后不一市场惊慌上任不过4个月,美联储主席伯南克的好日子就结束了。在接替声名卓著的格林斯潘之后,伯南克现在面临的混乱局面是这样的:股市不断剧烈波动、通货膨胀率还在上升、美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却在下降。
伯南克已经清楚表述过,他目前最关注的是通胀,而治疗方法就是加息。但是伯南克的难题在于:加息到什么程度才能避免抑制经济增长,尤其是在经济已经呈现增长减速迹象的时候。要得到与格林斯潘一样的声望,伯南克需要的不仅仅是加息“利器”,而是要将控制通胀和保证增长同时做到。
美联社最新的报道回顾了伯南克上任4个月的工作历程。在2月1日伯南克履新之时,美国经济还是高速向前;尽管有油价冲击,通货膨胀当时还算平稳;道琼斯工业指数基本向上走,2月中旬突破了11000点。但是到了6月初,伯南克的有关通胀担忧的强硬讲话,使得对于加息的预期加大,市场的脚步一下子就刹车了。
美联社的报道明显带有对伯南克不满的意味,称伯南克是一个在学术界度过了大部分职业生涯的受人尊敬的经济学家;而格林斯潘则是一个老练的经济顾问,在18年多的美联储主席位置上获得了传奇经历。
现在人们开始回顾“老人”了。格林斯潘以及他的前任保罗·沃克尔都是在上任不久就面对重大的挑战。格林斯潘上任不到两个月,就遇到了1987年的美国股市暴跌,他敏捷地应对了“黑色星期一”,向华尔街保证美联储将提供足够的信贷,以维护国家的金融系统稳定,正是他的镇定,给了市场极大的信心。
沃克尔和格林斯潘都关注控制通货膨胀,伯南克也是,但是伯南克似乎过于专注和严厉了。在其本月5日令市场惊讶的讲话中,伯南克清楚地表明他将尽其所能来抑制通胀。观察者称伯南克的强硬表述强化了他对通胀的“好战”形象。
伯南克的这种“好战”形象最终影响了市场走势,也招致了市场的不满。由于近期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多次大动荡,问题到底要归咎于谁?股市受到严重冲击的香港的媒体报道称,各方专家似乎已有共识:都是伯南克惹的祸。报道还引用美林公司分析师理查德·波尔斯坦(R ich a rd B e rs te in)的话称:伯南克的表态前后不一致,“害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