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企业创品牌的困惑与谋略
- 不久前,广东国际大酒店国际宴会厅,离表演开始还有半个多小时,广东名瑞集团董事长蔡民强已在离T台口最近的一个位子上静静地坐下来,等待表演的开始。在这么早就等待表演开始的人群中,还有记者熟悉的广东丝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勇力及宁夏圣雪绒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维和。晚上8点开始的2005年度中国名牌出口服装展示推广活动唯一一场时装表演中,江苏苏豪、内蒙古鄂尔多斯、浙江凯喜雅、广东名瑞、浙江兽王、江苏舜天、广东丝丽、宁波雅戈尔、江苏波司登、宁夏圣雪绒、湖北美尔雅等11家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名牌服装出口企业展示了自己最新的自主品牌服装。在“中国第一展”广交会期间向国外客商展示中国品牌的魅力风采,这已是第二次。尽管创品牌路上的艰辛说不尽、道不完,但对于有利于品牌成长和发展的任何一点机会,心中装满品牌梦想的中国服装人总是全力以付去把握。
没有份额何谈品牌
与去年广交会期间举办首届中国名牌出口服装展示推广活动期间品牌企业老总们的慷慨激昂相比,老总们今年多了许多忧虑。刚刚结束的中美纺织品第六轮磋商未取得实质进展,不确定的贸易环境让本届广交会客人无法下单,企业也无法接单。“我们要的不是多少扶持政策,更需要的是稳定的贸易环境。和美国即使能达成一个不尽人意的协议,也比没有协议好。”宁夏圣雪绒国际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维和的话一出口,马上得到了广东丝绸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王勇力的大力赞同。
没有稳定的贸易环境,没有确定的数额,企业只能像今年一样疯狂抢关。“抢关,就是比快,比价格。无所谓品牌。这种混乱的贸易局面对品牌企业是一种冲击,更不利于整个服装业的发展。”王勇力对目前这种混乱而又不确定的贸易环境极为担心。他认为,大量低价产品抢国际市场份额,即是对资源的浪费,更有损中国服装的整体形象,与政府提倡的改变低水平贸易增长方式的宗旨是相悖的。蔡民强也明确表示:“有稳定数量的前提下,品牌才能发挥作用。没有份额,何谈品牌。”他甚至认为,“国际服装市场开放太快,对中国服装业未必全是好事,混乱的贸易环境给中国服装品牌带来的损害,某种意义比市场限制带来的损害还要大。因为进入国际市场的低价低质产品越多,高品质中国产品所能得到的份额将越小,这样中国服装背负的低档形象将更难改变。这对中国服装在国际市场闯品牌是致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