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重视保护传统产品专利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地域广阔,物产丰富,长达4000余年的文明史为这个国家创造出独特的传统文化,拥有许多知名传统知识产品。然而,以往由于对传统产品的专利保护不够重视,一些传统产品被其他国家“仿制”或引进,给印度的经济和文化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为此,印度政府决心加大对传统知识产品的保护力度。日前政府公布对80余种工艺品、农产品、香料等印度传统产品进行地理标识注册,同时印度将与巴基斯坦联手向美国和欧洲提出书面申请,对两国传统农产品巴斯马蒂香米进行地理标识(GI)保护登记。这是印度政府近年来进行的规模最大的一次地理标识注册活动,表明印度政府更加重视保护传统产品的强烈愿望。
传统产品的知识产权被侵犯在国际上屡见不鲜。1995年,两位在美国工作的印度人取得“利用姜黄治疗伤口”的美国专利。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起了印度朝野的严重关注,印度科学与工业研究部随即与美国专利商标局进行交涉,他们指出,使用姜黄治疗伤口和皮疹在印度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当属印度的传统文化,不能被申请为个人专利。在印度的压力下,美国专利商标局最终宣布专利无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997年9月,美国专利商标局授予美国Rice Tec公司对巴斯马蒂香米拥有20项权利要求的专利,再度引起印度政府的关注。众所周知,巴斯马蒂香米是印度北方各州和巴基斯坦部分地区的农民几个世纪以来所种植的一种传统香米。印度政府再次施压,美国Rice Tec于2000年6月宣布撤回了4项权利要求。一年后,美国专利局驳回了其余16项权利要求中的13项。在这场保护传统知识产品的交锋战中,印度政府再度获胜。
在接连打赢专利争夺战后,印度政府也逐步由守转攻,开始完善本国法律制度、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并正式启动了对本国传统知识产品进行地理标识的注册计划。据了解,1999年,印度议会通过《货物地理标识法》,首次为货物的地理标识提供了注册制度保障。在国际合作方面,印度还与土耳其、印度尼西亚、巴西、肯尼亚、匈牙利等国家共同组织了地理标识共同利益俱乐部,以便在保护传统知识产品方面统一和协调立场。与此同时,印度的地理标识注册计划也在不断展开。去年,印度政府就先后为28种传统知识产品进行地理标识注册,其中包括闻名遐迩的大吉岭茶、坎乞普拉姆丝绸、哥印拜陀水磨石以及米苏尔檀香皂等。今年以来,印度政府迈出的步伐更大,在政府的牵头下,印度咖啡管理委员会、农业和加工食品出口促进局以及专利、设计、商标和地理标识管理总局多次进行会商,对印度国内传统知识产品的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和研究,最终确定年内率先对80余种工艺品、农产品和香料进行地理标识注册。这些产品包括马拉巴尔咖啡、马拉巴尔胡椒、德里切利胡椒、库勒豆蔻、芒果等以及21种传统工艺品。
值得一提的是,在印巴两国政府联手对巴斯马蒂香米向欧美国家进行地理标识注册之时,印度政府还责成本国专利、设计、商标和地理标识管理总局对此种香米进行国内地理标识注册,以更好地保护该产品。巴斯马蒂香米因其拥有口味独特和易消化的特点,在国际市场上备受欢迎,市场潜力巨大。2005—2006年度,印度巴斯马蒂香米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了100万吨的大关,达到115万吨。出口价格也上涨了50印度卢比,达到每公担2500—2650印度卢比。在利益的驱动下,有些国家正把巴斯马蒂香米的改良列入他们的重点育种计划。在这种情况下,印度政府首先在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对这种被誉为“皇冠明珠”的香米实施地理标识注册,以通过法律途径加强对该产品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