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棉纺行业“十一五”重点工作与发展目标

      “十五”期间,中国纺织工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行业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工艺技术和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其中,棉纺行业中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装备比重2004年已达到50%,比“十五”初期提高20%,精梳纱、无结头纱、无梭布的比重分别从20%、40%、21%提高到2005年的25%、55%和5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所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出口保持持续、较快增长;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企业利用外资成效显著;整个纺织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日益突出。

      虽然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但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依然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棉纺行业在“十五”期间产能迅速扩张,到2005年底,棉纺能力比2000年翻了一番。而在棉纺能力的成倍增长中,代表棉纺织产品水平的“三无一精”产品的比重却没有得到较大改善,因低水平、粗加工能力快速增长,加剧了棉纺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

      展望“十一五”,预计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将对纺织原料的需求逐年增长,受土地限制,棉花的对外依存度将进一步加大。2005年度我国棉花总需求量为940万吨,进口依存度为40%。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棉花用量将超过1000万吨,同期国内棉花资源可供量只有650万吨左右,由于近年来国际棉花贸易量每年保持在800~900万吨,棉花供应不足的矛盾会更加突出,市场风险加大。

      因此在新的五年中,棉纺织行业的重点工作与发展目标是: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淘汰落后设备,积极推广使用国内外先进棉纺织设备;推进高档精梳纱线、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和差别化、功能化化纤混纺、交织织物的生产,加大化纤使用比例;大力提升“三无一精”产品的比重;鼓励节能降耗技术设备的应用和推广。力争到“十一五”末,棉纺织90年代及国际水平的设备比重要达到65%,劳动生产率提高到55000元/人·年,精梳纱比重达到30%,无卷化率达到50%,无梭布比重达到70%,无结头纱比重达到70%,万元产值耗电比2005年降低10~15%。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