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创新的萧山花边

        创新的萧山花边

     

      技术创新拯救萧山花边

      2005年,对于萧山花边行业来说是好日子,先是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花边之都”的称号,接着1-11月17家骨干花边企业统计显示,完成工业总产值14.7亿元,同比增长28.06%,利税1.18亿元,同比增长19.5%。

      花边在萧山有悠久的历史,90多年前,被称为万缕丝的花边从意大利传入萧山坎山镇。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有“20万挑花大军”之说。 然而在2002年,萧山花边却几乎陷入崩溃的边缘。挽救萧山花边的,就是被浙江日报称为“单骑救主”的华欣控股集团。

       华欣控股集团公司总裁曹欣扬回顾,2002年他同萧山花边行业交流,发现花边行业采用的主要是印染绣花线,每种绣花线用量不大,不过颜色众多,市场没有现成绣花线可用,每种颜色都必须单独印染。单独印染的弊端一是成本高,不论5公斤还是1吨,都要经过印染工序,另外颜色也很难统一,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不同批次印染绣花线也存在色差,还有印染绣花线容易掉色,加工过程中容易断线,不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曹欣扬设想将所有可能用到的绣花颜色先做出来,于是投资研发原液着色涤纶丝生产绣花线——环保型涤纶彩艳绣花线。这种线本身就具有各种颜色,不需要二次印染,每吨仅印染一项就可以降低6000元的成本。同时环保型涤纶彩艳绣花线强度高,色彩鲜艳,很快就在中国花边行业得到推

      目前环保型涤纶彩艳绣花线在萧山自动拨式绣花大机上占到90%以上的市场份额,在小机上的占有也超过50%,在全国综合市场占有大约70%。环保型涤纶彩艳绣花线的应用,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将韩国从国际花边低端市场上挤掉。不但帮助萧山花边渡过了2002年国际市场价格战和禁运的难关,还大大提高了萧山花边的国内和国际市场占有率。2004年,萧山花边企业已达30多家,拥有绣花大机250台,占全国拥有量的70%左右。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