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农民素质培训 助推新农村建设——宝石公司在培训中共谋发展
6月30日,台州市农民素质培训整村推进活动现场会在宝石公司隆重召开,此次现场会的召开,也是宝石公司自4月29日响应“百企联百村,建设新农村”方针政策,分别与勇进村和高张村结对以来,在新农村建设道路上迈出的又一步。
新农村建设作为“十一五”规划最重要的内容,对中央来说是个新的考验,同样也对民营企业提出了新的考验。事实证明,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取得的经济成就与民营企业的发展密不可分,民营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同样离不开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
心系农村 培训求出路
宝石缝纫机集团作为从农村走出来的企业,对农村有着天然的感情,也更熟悉目前农村所存在的问题,更了解农村急需解决的困难。宝石公司现拥有六个工业园区,成为国内特种工业缝纫机生产与出口基地,是农村孕育了宝石公司的今天。如今,宝石公司的六个工业区中,就有三个区设在农村,为农民工(初中及初中以下)提供了575个直接就业岗位。其中外地农民工295人,占总数27.37%;本地300人,占总数的27.83%。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宝石公司清醒的认识到:农民工短缺不切实际,民工荒只是一种假象。一方面,企业因为找不到有技能的农民工而导致生产停滞;另一方面,许多农村又是劳动力严重过剩,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而无法输出,造成了农村的贫困并引发潜在的不安定因素。在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的同时,宝石公司更注重对农民工的培训,使其拥有一技之长,努力朝有知识、有技能的新农民发展。
宝石公司本着“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宗旨,强化培训再教育,以“打造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员工”为主线,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提高农民工素质,充分发挥农民工在企业中的作用为目的,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培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培训教育过程中,宝石公司对新进厂的农民工首先进行军训、行为规范、上岗操作技能等方面的培训,让他们从普通农民变成守纪律、懂技能的工人。并先后在厂内开展多种技能培训班,涉及课程有生产管理、个人管理、综合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等。并与浙江科技大学、山东大学、清华大学研究学院、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在宝石共创实习基地,开设了“机械培训班”,“财务管理”、“国际贸易实务”、“现场管理”等中专、大专班。同时,宝石公司与时代光华管理培训学院联合建立宝石集团卫星远程培训学院,每星期对农民工进行培训。此外,还聘请了几个外籍专家作为集团顾问,指导公司的技术和做兼职培训师。
在对当地农民进行培训的同时,宝石公司先后赴宁夏、青海、江西、湖南等省市的边远农村,创办了宝石服装技能培训学校。公司为学校免费提供各种缝制设备,对那里的农民工进行缝纫机技术、操作和管理方面的免费培训,并将合格的毕业生输送到沿海的服装企业。不仅解决了当地农民就业难的问题,更缓解了沿海地区服装企业用工紧缺的难题。
另一方面,宝石公司重视农民的思想素质培训,积极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并开展“八荣宝石人”的评选活动,把“做好人、出精品、兴企业”紧紧地融合进企业经营理念中。
情牵农民 培训得共赢
宝石公司对农民工知识结构的不断提升,同样也利于公司进一步地更好发展,实现了员工与公司的双赢。不少农民工追求上进、勤于学习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涌现了一批批的优秀员工。
近年来,宝石教育培训工作使员工的综合素质有了显著提高,累计培养了技术骨干96名,基层管理人员20名,业务骨干人员26名,一批人员被评上了初级、中级、高级职称,一批人员光荣地加人了党组织。其中,张雄从一个高中毕业生,通过刻苦学习,努力钻研,成为公司装配车间的技术骨干、再到车间主任,并被派往韩国、土耳其等国学习,专业技术精湛,管理能力强,他所管理的车间曾被评为“青年文明号”。
通过技术培训,农民工在各方面得到不断的提升,增强了创新的意识,主动地对工作中的不合理工序进行了改革,为公司创造了效益。
其中,757装配车间对使用汽油擦洗机器方法进行改革,成本比原来的每台每天节约0.228元;金工一车间将报废钻头的钻头柄进行改进,增加一公分的使用长度,延长了使用寿命。另外,新产品的开发周期由原来的14个月缩短到现在的12个月,开发新产品12项,改进旧工艺32项,攻克难题2项等。同时,农民工通过培训,提高技能后得到了实惠,月工资普遍增加100至200元,全年工资比上年增长14.24%。
据悉,宝石公司在2005年投入的培训费用共计160多万元,共培训32场次,有1751人参加,其中技术讲座11次,800多人次参加。开办的课程有生产现场、仓库管理、技术管理、财务采购、行政礼仪等。2006年,公司的培训经费预计180万元,今年前5个月,已经举办了15场培训,共有2530人受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