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保认证之矛,攻“绿色壁垒”之盾
纺织品出口欧盟市场的企业,遭遇“绿色壁垒”在所难免。如果我们说“绿色壁垒”是国际市场对纺织品设置的环保之盾,那么,攻其之矛就是通过环保纺织品认证,并按此标准组织生产。
永通染织集团曾有一批价值100万元的面料出口欧洲市场,因为检测发现有害物质超标而遭遇退货。当这批货物回到国内后,因退货而发生的各种费用超过了面料本身的价值。在意识到产品环保检测的重要性后,企业开始Oeko-Tex证书的申请,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对染料等原料的严格选用。用100万元的学费,换来了1亿美元的市场,其中欧美国家占了40%。“永通”是突破“绿色壁垒”一个成功例子。
纺织企业借助国际权威机构的环保认证,通过认证在生产中建立起有效的环境保护系统,不仅优化了生产工艺,而且对染料、助剂的选用更加严格,产品的环保指标不断提高,对企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浪费,取得国际市场对产品的信任,都是极其有利的。由于达到了国际认可的纺织品环保安全检测标准,即使是对要求严格甚至苛刻的欧盟市场,出口产品也能顺利通过,为在市场竞争中获胜打下坚实的基础。“绿色壁垒”是发达国家设置的一道质量门槛,可以把一些不符合要求的产品拒之门外,但只要我们根据标准组织生产,“绿色壁垒”便会不攻自破。由此可见,“绿色壁垒”并不可怕,它只会推动纺织产业的升级。
纺织是一条产业链,“绿色壁垒”设定的环保要求,也不是印染一个环节就能完全解决的。种种迹象表明,对纺织品的绿色环保要求,正在沿着产业链由最终买家向上溯源,包括原料和各种辅料,由产品认证向生产环节认证,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杭州汇丽绣花制衣公司选定4家企业生产环保型纽扣,一年出口欧美市场的女装达800多万件。
企业开展生态纺织品认证,对扩大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也会带来极大的机遇。与普遍纺织品服装相比,获得生态纺织品国际标准证书后,产品的售价比同类产品高出10%-30%,企业还会被列入国际环保纺织协会的环保供应商名单,从而增加成为国际买家供应商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