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世界杯 "中国制造"随处可见

        因为没有中国队的参与,德国世界杯之于中国球迷更像是一场隔岸观火的游戏。但对于中国商家来说,世界杯却绝对不是一场“看着过瘾”的大戏,他们实际上已经开始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只是,和世界杯赛场上的较量一样,中国企业现在充其量只能在不关痛痒的“中圈”附近逡巡,而如何才能真正杀入世界杯“禁区”?中国商家组成的“球队”,迫切寻觅锐不可当的“前锋”。

     

        “中国造”飞满天

        整齐划一的服装、自由挥舞的旗帜、吸引眼球的假发,这些都是世界杯上球迷不可缺少的“道具”。而这片巨大的市场,几乎都是中国人的天下。

        东道主德国队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获得季军,主场球迷的呐喊助威自然功不可没。而其中,居然还有中国的一点功劳——那85万件球迷服装可都是产自中国浙江。赞助商阿迪达斯公司将如此艰巨的任务,“下达”给了浙江某服装公司,获得的是相当可观的回报。除了球迷服,亮相在德国各大体育场馆的旗帜,不论是拿在手上的,还是插在车子上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制造。浙江某服饰公司专门为参加世界杯的11支球队生产了225万面球迷呐喊旗,成为各国球迷的抢手货。浙江上虞的一个小小纺织厂,也同样因为参与了世界杯而开心。他们赢得了为德国客商制造150万条世界杯赛事专用披肩毯的订单。此外,一家温州的打火机制造企业则被世界杯组委会选中,获得了2006年世界杯专用礼品的生产机会。该公司生产的两款金属打火机,成为德国世界杯授权的指定礼品。

        不要以为中国企业只能打打球场外的“擦边球”,实际上德国世界杯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中国制造”的影子。最值得骄傲的是,全世界最大的足球场太阳能屋顶发电工程———凯泽斯劳滕足球场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是河北某企业生产的,技术含量如此之高的项目花落中国,的确值得自豪。此外,德国各赛地的警察、消防人员、急救人员、疾病防控人员等均身着醒目的职业标志服,这些反光背心的“出生地”则是在安徽合肥。至于记者、工作人员及球员、教练的证件挂带、纪念品挂带,甚至新闻中心里的桌椅板凳,更大多出自中国人之手。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