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纺织服装企业应如何看待外贸“跑单”

        一轮“跑单”风潮正冲击着浙江大大小小的纺织企业。作为一家年出口额上亿美元的大型企业,浙江迪达公司副总朱献荣坦承:“这时候本应是接单旺季,但今年却旺季不旺,因为单子跑掉了不少。不过,他也承认,相比之下,迪达还是幸运的,因为不少浙江中小企业至今“颗粒无收”,没有拿到一份订单。而说起“跑单”时,朱献荣并没有表现出记者预料中的焦急和无奈情绪,反而显得异常平静……

     

      “跑单”奈若何

      事实上,早在去年下半年,这轮“跑”风就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

      朱献荣深有感触:“以前和欧美客商洽谈很容易。但从去年下半年起,谈判难度越来越大,往往要加大推销力度才能勉强实现销售目标。产品价格也不好报,一不小心就落标了。”更让这位老外贸明显感觉不对劲的是,今年广交会情况也很不乐观,欧美客商大幅减少。

      同样一幕,又在前不久的“2006年国际纺织品买家杭州采购洽谈会”再度上演。据了解,去年参加该洽谈会的欧美采购商有100多位,而今年只有去年的一半。不仅如此,这些采购商大多心不在焉。杭州一知名大衣品牌企业的展位,一上午才接待了两位老外,双方交流时间前后不到5分钟。

      据杭州海关统计:今年一季度浙江纺织、服装出口58亿多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7%,但与去年全年24%的平均增幅比起来,仍有较大幅度的回落。对此,朱献荣认为,尽管这种回落有某些理性因素,但欧美订单的转移无疑是一个重要原因。

      订单跑哪里去了?“南亚和东南亚。”浙江新大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钱永平说。他分析,这些地区的国家利用没有纺织品配额限制的有利条件,从中国手中夺走了大量订单。据介绍,在过去三个月中,印度纺织品出口增幅每月都在44%左右,孟加拉国、斯里兰卡等也都表现不俗,而中国今年前几个月的平均增幅仅维持在20%左右。杭州天燕纺织公司副总王红春就颇感无奈:“瑞典H&M公司将原来给我们的一些订单转移到了印度。”业内人士指出,眼下的“跑单”,仅仅是个序曲,更大规模的订单转移现象将难以避免。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