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成衣首5月出口759亿
【商报专讯】实习记者黄慧仪报道:根据贸发局的资料显示,香港去年的成衣及配饰出口总额较04年增加9%,达2122亿元。虽然面对欧美实施的配额限制,但输往美国、英国及德国的出口量仍录得双位数字增长。而今年首5个月的出口仍保持稳定,达到759亿元。
贸发局成衣业咨询委员会主席梁君彦昨日主持‘香港时装节春夏系列2007’开幕礼后表示,如果政府研究开征商品及服务税,并采用每个生产流程抽税的增值税形式,不但手续繁复,而且会增加生产商成本,最终导致成衣业及制造业撤离本港。同时会削弱游客来港购物意欲,不利时装业发展。
人民币升值无碍业界
虽然政府为了减低不良副作用,亦会考虑给予部分企业援助,减低其他税项和引入游客退税制度等,但有业界人士指出,现时港府还未公布开征销售税的具体细节,政府应详细交代及咨询各界意见。若生产商成本增加,不排除会把成本压力转嫁到买家身上。而且在生产、批发、销售和服务各程序都征收税款,只会令消费者负担增加,甚至改往其他地区购物。
他又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温和,加上业界已考虑人民币升值风险,相信人民币升值对业界的整体影响不大。至于外国会否对中国成衣实施反倾销措施,他认为机会不大,即使实行,生产商亦可利用香港作出口平台,以分散风险。
面对香港成衣出口持续稳定,有参展商预期,今年目标订单会较去年增长10%,主要客户来自欧美地区。另一方面,参展商指出,由于原材料等成本较去年上升5%至10%,故今年的批发价会转嫁到买家身上,预计价格亦会上调5%至10%,但仍对营业额感到乐观,并期望是次展览会能吸引更多新客户。
‘香港时装节春夏系列’已举办了12届,今届展览会共有1100家参展商,较去年904家上升近22%。参展商分别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较去年增加7个,包括香港、中国内地、澳洲及美国等。去年的展览会曾吸引了来自95个国家及地区,共19430名买家。展品包括童装、男女装、服饰配件及与服装有关的服务等,并举办多场时装表演及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