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商场营销莫忘“我是谁”

        在哈尔滨,商业零售业表面上很繁荣,尤其是到了各种节日,商场里人头攒动,购销两旺。但这种繁荣与平日里的相对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多家商场不仅商品上差别不大,以打折为主要标志的促销手段更是大同小异,实际上,消费者常常无须为到哪家商场消费进行刻意选择。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何在?有关市场专家和业内人士认为,问题出在“营销”上。营销观念落后,思路不明晰;营销手段单一,往往只是简单进行模仿和跟进,其弊端已经在哈埠商战中充分暴露出来。

      营销误区

      拼打折拼出促销误区

      “这衣服我盯了两个多月了,就等打折的时候来买。”昨天,记者在哈尔滨市一家商场采访时,一位刚买到打折服装的消费者对记者这样说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打折就卖不动货,就靠制造各种打折噱头来增加销售额,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在哈埠商业零售业中早已经见怪不怪了。很多市民都看到了这样的事实:商家似乎踏上了打折竞赛的高速列车,欲罢不能。春节前夕的打折激战很多市民至今记忆犹新——此商场满200元返80元购物券,彼商场就满200元送100元储值卡;昨天东家折后再返券,明天西家就宣布直接返现。

      商场为啥乐于打折?提及该问题,很多商场高管大吐苦水,“你以为我们商场愿意打折呀?没办法,现在是不打折、不返券就带不动销售额。”

      对于以打折为主要标志的促销行为,供应商更是苦不堪言。据哈尔滨燕莎奥特莱斯购物中心策划部经理徐飞介绍,目前,哈尔滨市商场与供应商的合作多是采取拿扣点的方式,一般来说,扣点多在25%左右。在促销期间,让利于消费者的折扣,绝大部分都由供应商承担,个别小牌子甚至全部都要由供应商自己承担。因此,促销往往就是在抹供应商的利润。

      这就导致出现这样的恶性循环——打折导致供应商成本增加,供应商成本增加引发暗中提价,标价提高自然带来商品滞销,没办法,商场只能接着打折。如此往复。据业内人士介绍,每逢商场搞促销活动前,一些供应商就连夜改写价码签,似乎已经成了商界人所共知的手法,有的商品标价翻番甚至被标到原价的3倍。一位消费者在接受采访时讲述了这样一件事,她曾经在一家商场买了一件标件为800元的裙子,获得320元购物券,为了消化这些购物券,她又在商场花掉了200多元。不过,想到买裙子毕竟省下300多元,320元购物券是白得的,满以为挺合算。谁知,第二天同事告诉她,这条裙子在一个月前标价才450元。算来算去,算不过商家;折来折去,没占到啥便宜,这位消费者对打折促销的感觉如鲠在喉。

      个别商家的违规操作就更让消费者“很受伤”。据调查,由于促销期间出货量大,个别品牌会出现断货情况,情急之下,便从批发市场批货,把自己的商标缝上去,以假乱真。据了解,哈市个别大商场所谓的品牌货就存在着从鞋城进货、从地产服装厂家补货的现象。

      对此,红博世纪广场副总经理潘韬男说,哈尔滨市大型商场已被推上了打折恶性循环的列车,家家都不愿意打折促销,但家家都在越来越频繁地搞打折促销。在这种畸形价格战中,商场火了节假日,冷了平常时;供应商更是挣了出货量,割了利润;消费者则在“满199元送79元”合算还是直接打5折更便宜之间,衡量来衡量去,雾里看花,时常是越看越不清楚。打折大赛进行到一定程度,就出现了这样的恶果:很多消费者发现,不知为啥,服装越卖越贵,一些原来售价二三百元的服装品牌,现在都提档到三四百元了。一时间,打折打得消费者无所适从。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