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配额招标下周将出新方案
- 商务部外贸司和纺织品进出口商会都陷入了忙乱之中,他们必须在几天内迅速提出一个可以令上万家纺织品外贸企业满意的解决方案。
“外界的消息是错误的。”7月21日,一位商务部官员告诉本报记者,“在昨天的会议上,所有参会企业对于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提出的方案都非常赞同,在三地参会的200多家出口企业全都起立鼓掌了,为什么还要说企业对政府不满?”
但是从企业界传来的消息是,在7月20日广州、上海、青岛三地召开的纺织品配额招标紧急会议上,企业虽然对政府提出的补偿方案基本满意,但是在中标保证金(按规定,企业中标后必须在1个月内按照中标数量和价格,支付中标总金额的30%)上仍然存有疑虑,甚至反对声强烈。
新方案最快下周出台
目前的消息是,新的纺织品配额招标方案最快将在下周出台,而7月20日征求意见的补偿方案很有可能通过。
中国在去年对欧盟和美国的谈判中,对纺织品出口实施了配额制度。为此,商务部专门制定了《纺织品出口临时管理办法》,同时按照业绩分配和招标来分配配额,其中具体的配额招标工作由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负责。
起初,大量不能靠出口业绩分配到足够配额的企业对招标趋之若鹜,不但踊跃在网上竞标,同时还通过私下的配额转让,来获取尽量多的配额。
但是,今年中国的纺织品出口并未如人意。按照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今年1~6月,只有输欧115类产品签证率达到了64.44%,而其他绝大部分输美、输欧纺织品所用配额不到1/3,输美332/432/632T类产品配额使用率只有2.21%,666类产品配额使用率只有3.52%。
前述商务部官员表示,出口不振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中国企业竞标配额的成本上升,出口价格上涨,自然数量有所下降;另一方面,一些欧美买家自发规避了风险,将采购目光投向其他国家和地区,令市场需求不足。
出口不振令企业大呼上当,高价从网上竞标或者从其他企业购买回来的配额根本用不完,而网上竞标的配额价格甚至高过了企业间配额转让的“市场价”。
商会方案尚未递交到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