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节·发现:服饰企业少 看的人更少
-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经过自己的展位却很少有人进来,浙江省诸暨市润泽珠宝公司的何菊萍心里有些落寞,参展的服饰企业少、看的人更少这个局面让她有些始料未及。
记者7月20日在国际博览中心看到,参展的400多家企业中大部分是服装企业,展示皮具、首饰的服饰企业加起来也只有不到二十家,还大都“蜷居”在展厅的角落里。
诸暨市润泽珠宝公司的展位就在104厅的最里面,据何菊萍介绍,诸暨市是国内最大的珍珠养殖基地,生产的珍珠在国内很多城市都非常畅销,这次诸暨市经贸委组织了5家珍珠制品企业前来参展,仅润泽珠宝公司就带来了20多个款式的上千条首饰,就是想通过服装服饰节打开西部乃至中亚市场。
但来到乌鲁木齐之后,何菊萍发现参展的饰品企业特别少,根本形成不了强势效应,尤其是珠宝首饰这一块,基本集中在珍珠制品的展示上,除诸暨市的5家企业外,大连的几家首饰公司也都做的是珍珠制品,如此一来更加吸引不了买家的眼光,到现在为止何菊萍还没有接到一批订单。
“我参加过大连、上海、广州等不少地方的服装服饰节,饰品和服装几乎是平分秋色的。”何菊萍说。
和润泽珠宝公司有着相同境遇的还有连云港东海天然水晶工艺品厂,该厂展示的饰品以水晶首饰和眼镜为主,展示3天来也是少人问津,偶有几个来看的,也都是想当场购买的“散户”。
该企业负责人王永梅认为,人们对服饰的关注度折射了一个地区服装业的发达程度,在国际性的服装服饰节上,服装和服饰的比例严重失衡,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她希望下一届服装服饰节的招商中能多考虑服饰企业的比重,让丝绸之路国际服装服饰节能够真正用两条腿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