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闽派服装品牌的命名来看其发展观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只有不断修炼内力,这些大气的命名才会真正成为品牌有效的传播符号
“有街无处不经商,铺天盖地万式装”,这是对闽南地区描述。如今,在全国各地闽派服装品牌无处不在,并正以雄踞一方的气势发展着。但我们在为其发展喝彩时,也发现这些品牌间似乎存在着某种共性,甚至只从品牌名称上,就能感觉出是否出自福建“血统”。这是区域特色,还是各有利弊呢?
从符号学及传播学的角度看闽派服饰品牌命名
符号学中认为,名称是事物的“意义显现”,是其内在含义在表象上的第一反映要素。同时,人们往往通过事物名称去猜测和分析其内涵和特性。而这种推理、猜测和分析的过程,恰恰是“被传播”的过程。
对服装业而言,一个成功的品牌命名不仅可以提升商品的档次和品位,便于塑造品牌形象,更可以使品牌资产迅速增值,并节省大量广告费用。反之,品牌命名的不当也会在品牌的推广过程中造成障碍,给品牌带来巨大伤害。
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下,闽派服饰凭借“爱拼才会赢”的创业精神打造了一个梦想疆域,不仅促进了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也将闽南精神推向了全国,将中国时尚推向了世界。但与此同时,品牌命名问题就凸显出来。
闽派服饰品牌命名与引发的企业发展弊端
1.抄袭跟风,傍名牌没有持久效益 大家或许都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有了柒牌,玖牌就马上问世?登喜路与登凯路、老人头与老伯头、富贵鸟与珍贵鸟之间是什么关系?至于利郎对力狼这个攀上门的“亲戚”究竟是何态度?
对这种抄袭跟风行径,我们不想用强硬的口吻去批判,而是想以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在中国时尚消费群体尚未成熟之前,这样的做法也确实使部分企业取得了一定利益,但这种利益是短期的。品牌大半在文化,如果效仿不失为一种成功捷径的话,我们真正应该学习的,应该是大牌巧妙的运作以及科学的理念。大牌之所以是大牌,是因为“牌”的背后,有许多富有前瞻性战略眼光以及浑厚底蕴。如果我们只仿来了“牌”,而忽视了真正的精髓,那势必会造成品牌底气不足甚至导致衰竭夭折。
2.“虎狼”横行,拌猛兽难成业界霸主
在闽南,自从七匹狼一炮打响之后,便有了“一狼当前,众兽横行”的局面。雄豹狼、猛狼、彪狼、钻石豹、野豹等正昂首阔步于服装市场,其中也不乏女装和童装品牌。我们且不谈女性对猛兽与生俱来的恐惧情绪和如狼似虎的品牌名称对儿童心理的负面影响,单从品牌名称中表现出的命名者称王称霸的心态上看,恐怕就已预见这些企业家们事与愿违的尴尬了。七匹狼之所以能红遍全国,是因为其倡导的狼的精神打动了消费者,并与终端和产品相辅相成,这是品牌独树一帜的个性。然而,其他跟在后面的豺狼虎豹再提这种善于进攻的猛兽精神,便早已不再是个性,而是拾人牙慧了。
3.好大喜功,假富贵岂能稳坐天下
在闽派服饰中,有一些品牌专门用“皇、王、天、至尊、世家”等气派的词汇来包装品牌名称,期望能够通过命名得到市场认可。这种做法虽有好大喜功之嫌,却无可厚非。但是,这些企业的主要精力并没有用在努力掌握科学的推广手法和细致的终端管理上,使之与品牌名称相匹配,而是通过广告轰炸和诸多公关手段,追求各种各样的表面功夫。
品牌命名本质是通过好的名称来传达好的内涵,而并非用好的名称粉饰实质的漏洞。然而,上述做法非但没能提升品牌价值,反而是制造了一种“假富贵”的形象,与“王者”“至尊”“世家”品牌理念背道而驰了。
用国际化视野进行服饰品牌的命名
所有营销手段的最终目的都是提升品牌的价值感,从而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品牌命名也是如此。这是一个创意性的工作。通常,要想让品牌具有一个适合的名称,除了需要扎实的中、英文基础,充分了解品牌定位和行业特点外,还要具备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观,用国际化视野进行品牌的命名,强调品牌名称的国际识别性。
闽南地区是中国服装业的集散地,闽派品牌也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产服饰品牌发展高度。因此,闽派服饰企业家更应该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从品牌命名开始,加快迈向国际化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