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纺城发展第二个春天来到
- “把轻纺城的改造提到这样的高度,经营的软环境得到极大提升……轻纺城发展的第二个春天来了!”轻纺城金时代的副总经理濮耀胜在轻纺城内有“历史见证人”之称,他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
中国轻纺城国际贸易区,对这个“国际”,濮耀胜自有一套理论:进入的主体是大公司,以做外贸为主,代表新的、好的产品,有越来越多的国际采购商在这里设点,世界著名的服装企业到这里购物。据介绍,几个月来,国贸中心内已有60余家公司相继开业,其中有20多家公司来自加拿大、韩国、印度等国家和地区。
年初以来,绍兴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国际纺织之都”这一战略目标,即要使轻纺城不仅属于中国的,而且是属于全球的,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举措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政府主导”。绍兴县委副书记、县长冯建荣说:“市场资源是一种战略性资源,市场是企业,但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企业,带有基础性、公益性,必须由政府主导,一是规划,政府要发挥龙头作用,二是政府要参与投资,降低商务成本,三是要加强市场管理。”
根据这一定位和思路,轻纺城开始实行脱胎换骨式的升级改造。
今年4月,绍兴县成立了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并组建中国轻纺城建设管理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赋予规划、建设、管理中国轻纺城的职能。
5月,东升路老市场区域的拆迁改造拉开帷幕。
6月,轻纺城的形象宣传推介在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凤凰卫视等著名媒体展开。
7月,我县在上海推介中国轻纺城。
8月,柯北新市场区将正式建设动工。
绍兴县还将出台《中国轻纺城市场管理办法》,加强对市场的规范管理。
政府主导,预示着在轻纺城繁荣发展中,政府的有形之手将和市场的无形之手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一切,得到了市场经营者的拥护。
“这是总结回顾我们过去走过的路,同时借鉴学习外地的一些好的经验,结合我县的实际,对轻纺城发展作出的决定。”副县长孟柏干说:“政府主导不是政府大包大揽,不是政府通过对市场的投资进行赚钱,而是创造一个公平竞争、良性循环的环境,促进市场可持续发展。”
中国商业地产联盟秘书长王永平说,今后市场的集中度将越来越高,对遍地开花的“轻纺城”来说,也面临同样的趋势,数量将越来越少,但规模将越来越大。绍兴县给予轻纺城前所未有的重视,审时度势地提出建设“国际纺织之都”,即国际性的纺织品贸易中心、制造中心、创新中心,相信轻纺城中的佼佼者中国轻纺城发展的第二个春天已经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