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额”搅动中山服装出口格局
- “做服装出口的你,怎能忍受无配额的日子!”记者已经第5次收到推销服装出口配额的邮件(记者曾在一出口统计网站注册)。配额,成为最能触动服装出口企业神经的字眼!
按照我国与欧盟、美国的相关协定,从2006年1月起,我国对输欧盟10类纺织品和输美21类纺织品必须进行许可数量管理,企业通过业绩分配和公开招标取得出口配额。记者从中山检验检疫局了解到,新配额制度实施半年,已深层次地搅动了我市的服装出口格局,呈现出诸多新特点。
平均单价上涨28%
据统计,中山市今年上半年经检验检疫共出口服装25909批,共13602.5万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同)分别下降5.4%和15.2%,然而货值却增长了8.5%,货物总值43385.2万美元,平均出口单价增长了28%。这是我市服装出 口首次出现量跌价增现象。
专家分析,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中山市纺企有意识地调整产品结构,向深加工及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减少低档、低附加值产品的生产及出口,使得货值相应有所提高;其二由于欧美特保设限,企业增加了购买配额的费用,相应要增加服装售价;第三是原辅材料、水电能源的涨价、人民币升值及劳动力成本提高等多种因素,迫使企业重新对生产成本进行估算,使得产品出口单价提高。
对欧美出口大幅“跳水”
欧美设限带来的影响在统计数据中显现无遗。上半年,中山市经检验输美服装853.4万件,货值4906万美元;输欧服装795.3万件,货值4543万美元。对欧美出口的数量及货值分别下降近50%及20%。
“配额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中山市新达进出口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忠对记者说,“配额不够用,我们的出口举步维艰。”据了解,在2006年度纺织品出口许可数量第一次招标中,中山市只有137家企业提出并获得招标许可,最后有59家企业中标。大量的中小企业未能取得配额,这无疑严重影响了我市对欧美的服装出口。
但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欧美直接出口减少,并不代表实际出口减少,不排除一些企业通过港澳、东南亚国家转口的可能。
输加、非急剧增长须防新设限
与对欧美大幅“跳水”相比,中山市对加拿大和非洲的服装出口却是急剧增加。据统计,上半年经检验出口到加拿大服装549.3万件,货值2091.1万美元,分别增长80.8%、131.4%;出口到非洲服装319.8万件,货值1563.7万美元,增长70.7%及133.2%。
开拓出口新市场,降低对欧美的依赖度是目前中山市外贸工作的重点,但过于集中地输往某个国家和地区,可能又会引起新的设限。根据我国加入WTO的文件———《中国加入工作组报告书》第242段,直至2008年12月31日,进口方可在认定中国出口的纺织服装产品产生“市场扰乱”的情况下,对中国已经取消配额限制的产品重新进行数量限制。目前加拿大及其他一些国家均已根据此条款进行了国内立法。为此,专家提醒服装企业,不要认为某国家或地区尚未对我国设限,就将产品大量输往该地,一旦增长过快,又将面临特保设限,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非法转口”不容忽视
鉴于欧美怀疑我国服装企业通过周边国家和地区“非法转口”的情况,7月初,商务部向国内纺织品出口企业发出通报,严禁利用第三国或地区的产地证明和标签向对美国和欧盟进行非法转口贸易。
由于欧美着手调查的亚洲国家及地区,正是中山市服装的主要出口地,因此“非法转口”问题不容忽视。据统计,上半年中山市经检验出口到亚洲国家及地区服装10040万件,占出口总数量的74%,货值26213万美元,占总出口货值60%。虽然总体数量下降了10%,但对个别国家及地区出口数量却有较大增幅,如对韩国出口量值分别增长129%及191.1%,对澳门增长38.1%和136.5%,对菲律宾增长49.2%和20.6%。
据了解,目前美国和欧盟正着手与菲律宾、印尼、韩国等地签订相关的海关合作协定,中山市服装企业应正视转口问题,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扩大对欧美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