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之径——缝机业势在必行
不久前,在杭州市萧山举行了一次工业缝纫机节能座谈会,旨在推广缝纫机电子节能电机,100多家相关企业参与了此次座谈。一台工业缝纫机因为把传统的离合器电机换成了电子调速节能电机,就降低了78%的电耗,无不让人惊讶。但让人吃惊的还不止这些。
经过初步统计,萧山区服装、家纺,箱包、皮具、制伞、制鞋行业中共有工业缝纫机30多万台,如果全部进行此项技改,每天就可节电24万度,全年可节电8500万度。从环保意义上分析.可减少大量排放的粉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疏、氮氧化物等,还可以节约3/4的铜等有色金属。与会的许多企业纷纷表示惊叹,节能设备的潜力或许将会成为自己未来发展的新的信心之源。
无独有偶,上半年佛山市纺织协会和国际缝制机械制造企业——兄弟公司联合在佛山市举办了节能缝纫机推广活动。不少业内相关人士表示,现今很多企业所使用的缝纫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都存在能耗高和生产效率低等问题。而先进、节能的缝纫设备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增强产品在晦内外市场的竞争力。如此看来,缝制设备行业正在酝酿着一场“节能风暴”。
以前,我们所认知的机电节能,还只局限于冰箱、空调这些耗电大户。但现在,洗衣机的节水节电、新节能标准下的彩电等一系列家电产品,甚至今天的缝制设备都被史无前例地纳入到节能运动的范畴中来。
在“十一五”计划中,国家把节能作为发展国家经济的战略之一。“发展节能型缝制机械”也被列为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十一五”规划的重要项目。
节能是刚刚起步的自主创新
钢材价格的上涨,石油价格的攀升,一系列原材料价格的一路攀升趋势迄今仍无刹车的迹象,这直接导致了缝制设备制造企业平均成本的上涨。但是,制造业的下游用户并不普遍接受涨价的现实。
对此,缝机企业的负责人们焦虑万分,如果提高报价,客户的订单可能会立即减少,因此,找寻替代节能材料以自行吸收成本增长的压力是当务之急。只有在产品上加大了节能环节的开发力度,以满足市场及客户越来越高的节能要求。但由于节能产品是一个新的产品,所以节能技术的研发是个大问题。
缝制机械制造行业是一个相对微利的行业,在资金的投入上许多企业都“小心翼翼”。节能研发是一个高层次的技术研发项目,前期资金投入相对比较大,而且出成果的周期也相对长,这使得一些中小企业望而却步。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家企业在节能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在销售领域的投资回报率和产业链中的话语权以及影响力。
节能是一种应变市场的自主创新,对国产缝机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必要的手段,也是一个巨大挑战。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持续发展、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十一五”规划的一个重要特点。必须深刻理解和清醒地认识到,自主创新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持久动力,是推进中国机械工业发展的重要保证。现在,产业正处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和战略机遇期,如果不从以市场换技术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为主,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那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将会面对停滞不前。
树立节能意识是行业发展之本
今年是标准公司“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贯彻落实公司的工作方针,建设节约型企业,实现产销13亿元,利润总额增长15%的目标,公司党委发出了开展“节能降耗,降低成本,党员带头做贡献”活动的动员令。
走进西安工厂装配分公司,墙上“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这八个字十分醒目。企业员工在工作中都不甘落后,各生产小组针对自己的特点,积极考虑节能方案;配件组把流水线上的组件不良品进行重新修理、组装,变不良品为合格品甚至优良品;生产流水线提高整机装配质量,把百元工废降低到最低点。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就是连10分钟的工余休息时间,各生产线都有专人负责关灯拉闸;在采光条件充足的情况下,非生产线少开灯或者不开灯;水池也有了专人负责,过去经常出现的“长流水”现象不见了。
为了把成本降到最低点,装配分公司在党员同志的带动下,发动群众针对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油多”、“布多”、“工具多”的特点,寻找节能降耗的突破口,提出了进一步改进的措施:一是煤油的二次利用。清洗装配油运转过滤网的煤油,用于机壳分公司机壳加工;二是机油的多次过滤使用。包缝机、双针机油运转用过的机油可用于平缝油运转。平缝油运转定期更换的油沉淀后可用于研磨齿轮;三是提高整机装配质量,加强巡检工作,减少机器试机消耗;四是精心操作,延长使用时间,降低工具消耗。目前,节能降耗这项工作正在标准公司有声有色地进行中,员工们在工作中处处都关注节约,由节约产生的经济效益正在日见成效。
开发节能产品固然很重要,但要从根本上做到节能则应该从企业员工的意识上抓起。据了解,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宝石集团共举行劳动竞赛“比武”活动10场,参加员工近1600人次。如装配线开展以“促进员工掌握全面技能、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的“岗位全能比武”,参赛人员达430人;技术中心开展40人参与的“攻关项目技术比武”;金王车间开展比精度、比速度的“技能比武”等等。“比武”让员工逐渐培养起了以节能创高效的意识,为企业带夹了意想不到的节能效益,公司依靠开展劳动竞赛节能增效高达230多万元。
节能之道并非坦途
方兴未艾的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如何抓住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本国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发展机遇,突出重围,加速发展,是摆在全行业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发展节能经济无疑是中国缝制机械行业加速发展的主要突破口。
在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快的今天,争先抢占科技产业和经济制高点已成为世界各国的重大国策。提高产品中的知识含量,提升知识生产的比重,是工业经济,也是缝制机械行业的重要任务。这一重大转变,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其意义比200年前的工业经济开始替代农业经济更深远、更广泛。
如今,仍有不少企业节能意识薄弱,不愿意在节能研发环节有所投入,宁可盲目地将资源投入到低附加值产品中,周而复始地吞咽低端恶性竞争的苦果。更有的企业,将别人辛苦研发的“节能新产品”抄袭为自己的,打乱了缝制机械行业的秩序。不少中小企业由于资金少,投人较低,科技开发人员力量薄弱,工艺技术落后,研发设备陈旧,只好从市场竞争末端来拉动资源投入节能研发,导致时间速度跟不上,最终无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