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浅谈国家宏观经济对行业影响

        日前举行的(中国缝制机械市场发展论坛》涉及的面很广,笔者从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角度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汛期到了,防汛指挥部就下达防汛的命令,准备防汛材料,即使洪水没有到来,这些准备也是必要的。国家宏观控制也一样,需要做一些前期的分析。虽然国家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对中国经济发展十分乐观,对GDP的升降也没有大的忧虑,但各方经济学家还是要对经济发展做出评价,主要是预洄j今后的经济走向。出于对缝机行业的关注,笔者也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思考和分析。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经济分析资料显示,我国上半年GDP增长为10.9%,二季度增长为11.3%,有关专家预测,今年第三季度GDP还将继续增长,可以说是我国近几年经济发展增速最快的一段时期。导致经济增速的原因是:国际贸易顺差增大、货币投放量较大、外汇储备过高、前一段时期国家调整贷款利率还未显示效果。根据上面的因素,我们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循环:外贸顺差——国内资金过剩——贷款多——产能大——出口多——外贸顺差。那么这一循环对我国产业发展,或更具体一些对中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发展有没有风险?

        出口扩大与风险相伴

        从海关统计的数字看:2006年一季度,我国缝纫机出口270万台,创汇2.48亿美元,分别增长90/o和26%。进口缝纫机11万台,进口额为0.8亿美元,分别下降71%和24%。

        我们一直认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缝制机械制造和销售中心,出口量大是一件好事,可以挣得外汇、可以退税、可以扩大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以及扩大影响。反而对出口的风险考虑得较少,如果一个企业(行业)出口依赖性过大,必然要考虑世界市场,尤其是我们目前还缺乏驾驭世界市场的能力,对国际需求控制不住,手段能力还处于低级阶段。虽然,中国是制造大国,世界对中国的依赖性也很大,但是,一旦世界经济发生波动或经济下滑,此时企业承担的风险就很大。这也是经济学专家经常提醒企业家应该注意到的重要环节。中国目前处于外贸顺差,必然要承担风险,在目前外汇储备良好的情况下,最好是保持对外贸易的相对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汇率的调整、贸易的摩擦、技术壁垒、资金信誉、世界经济的波动都有可能打破这一平衡,打破正常的循环。

        就目前来说,欧盟双指令(WEEE/ROHS指令案,即涉及循环再利用WEEE和限制使用有害物质的ROHS)的出台,对我国缝制机械行业的影响可能出现在制造商不慎对六种有害物质控制不严时,就会造成退货、赔偿往返运费等经济损失。这六种元素中:汞在传感器、继电器、开关、灯泡等部件中有存在;铅在焊料、稳定剂中存在;镉在开关、弹簧、电池、外壳等中存在;六价路在金属涂层中存在;其他两种有害物质在塑料外壳、PCB、阻燃剂等中存在。对上述零部件的控制应该加大力度,防止不良后果产生,尤其是在电脑控制缝纫机出口增多,在附件中要控制这六种元素。

        土耳其是我国缝纫机主要出口国之一,在加入欧盟的前后,土耳其十分重视欧盟的规则,而且非常认真执行欧盟的指令。还有其他一些国家出于转口的原因,也会重视欧盟的指令和一些规定。

        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我国政府则采取积极稳妥的处理方式。一年来,中国通涨率低,今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3%,专家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低估,存在扩大汇率浮动空间,人民币将继续升值。事实上,到今年7月20日,汇率已经达到1美元兑7.99元人民币。人民币升值将对缝制机械行业出口带来一定的影响,我国缝制机械部分量大的产品在出口贸易中的价格已经很低,如:一台缝纫机原先卖100美元,折人民币827元,升值后卖811元,再升值只能卖799元,前后一台机器损失28元。由于人民币升值使出口产品的利润更低,人称“搬砖头”,把材料搬来搬去,结果经济效益不高。人民币再次升值的可能性完全存在,出口企业一定要做好应急风险准备。

        潜伏在生产企业中的欠款危机

        目前,在经济贸易中货款付账的时间越来越长,三个月、六个月,甚至一年,在这种情况下,对于资金短缺的经销商和下游企业来说是非常满意,而对于缝制机械生产企业则潜伏着一定的危机。

        企业发展资金来源快速循环,扩大再生产是企业创造效益的有效途经。如果生产资金依赖于银行,而银行的贷款利率虽然在前一阶段已经调整,但是提高利率的效果没有反映出来。从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来看,利润与贷款利率之间还有空间,因此也没有得到企业足够的重视。有专家认为,贷款利再提高2个百分点都有这种可能,此时对企业来说,承受的压力就更大了。一方面在外的资金没有收回,另一方面要去借高利率贷款,企业难以接受。如果继续放账时间过长,资金回笼困难,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

        目前,我们家用多功能缝纫机出口主要是欧美市场,今年一季度就出口了120多万台,创汇4000万美元;而工业用缝纫机出口主要是第三世界国家,一季度出口了66万台,创汇1.2亿美元。发达国家的资金信誉较好,而一些第三世界的经销商在资金信誉还存有一些问题,也有拖欠资金、坏账的现象,拖延外汇结算时间。我们的企业已经算过这笔账,这些年来,在国际贸易中有多少欠账和坏账。当然,企业在多年的经营过程中也通过磨合,物色了一些有信誉的国外代理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了企业出口贸易。

        另外,出口退税政策的变化,退税额的下调,退税不到位等也经常发生,对企业来说也是一个困惑。因此,在国际贸易和出口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产能是否过剩还有待研究

        国家经济增长速度过快,其种种原因我们不作分析和评论。但是,在这样一种经济状况中国家必然要控制信贷,也就是宏观控制。资金宽松的环境,可能要告一个段落。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国家宏观调控,给行业带来的影响至今还记忆扰新,这也是我们一些后发展起来的企业、民营企业都未曾经历过的一个过程。目前,国家对土地已经进行控制,接下来是对信贷的控制,严厉的调控政策会不会出台,这也是企业应该关注的。当然,政策出台主要是控制产能过剩的部分,提高部分产业进入的门槛,保障经济高效增长。作为缝制机械行业在经历五、六年的高速发展之后,其产能是否已经过剩?门槛应否提高?如何保持高效增长等,这是所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当然,产能是否过剩还要看产品结构状况、看下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及市场需求状况,这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

        恶性竞争会给企业带来什么后果,希望企业能冷静的思考。当前的低价销售、低价侵挤已经在行业中引起强烈的反响,这种低于成本销售在国际上叫倾销,一旦发生就会遭到对方反倾销的惩罚。在对方签订协议之后再用各种手段的侵挤的方式是有背于职业道德和诚信,无利于正常的市场秩序,希望企业都能冷静处理这类事情。

        中国企业目前需要做的是未雨绸缪:树立科学发展观,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把握企业的定位,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推出更多更新的产品,提高档次、质量。做到出口量不在多,要保持长久稳定的渠道,与有信誉的伙伴合作,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