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沿海向内陆 服装产业正在梯度转移
- 根据中国服装协会提供的数据资料显示,内陆发展速度较沿海地区发展迅速——
1996年至2002年是中国服装产业的快速增长时期。六年间产量年均增进达到16.44%,中部五省中只有安徽增长的相对缓慢,只有0.33%,而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增速都在24%以上,江西年均增速达到36.21%,湖北省在中西部居领先地位,服装产业规模已经紧跟东部之后,服装产量已经接近10亿件;产量已经超过了上海,在全国居第六位。
2005年中国服装产业发展迅速,高速增长态势较为突出的是黑龙江、河南、广西、江西和四川,增幅分别达到88.0%、51.4%、47.2%、32.6%和29.3%,高于全国平均增速的2倍到5.5倍。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服装生产大省还有湖南、山东、辽宁、湖北、安徽和江苏,增幅分别达到27.1%、27.0%、25.4%、22.9%、21.5%和21.4%。(见附表)
今年上半年,河南增速达22.4%,江西今年1-5月份增长40.46%,重庆增长逾过50%以上,而江苏、浙江、广东的增长速度低于国内平均速度。在中国服装协会3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服装产业正在由沿海向内陆梯度转移。
那么,是什么推动了我国服装产业的梯度转移的呢?
影响梯度转移的众因素
沿海地区的生产要素紧缺是导致梯度转移的主要原因。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东部地区的土地、电、劳动力等供应不足,严重影响到了服装产业的生产进程。
据有关部门数据显示,广东省目前人均耕地仅有0.55亩,不少地区已面临有项目、无土地可用的局面。例如,我国重要的服装产地虎门镇,除了必要的生态用地和农用地外,可用土地不多,因此,政府提出了“创新发展”的思路,设想将一些服装产业等技术含量不很高的产业用地置换出来用于发展高新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浙江省的温州市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温州的产业结构要转型,要从服装产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电子、机械等高科技产业转化。“温州的土地资源非常紧缺,目前在温州,服装企业用地政府坚决不批。于是这些服装企业开始向江西、安徽等地转移”,温州服装商会秘书长汪家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