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面临大规模洗牌
- 纺织服装行业经济将平稳增长并呈洗牌之势
我国纺织服装行业产能隐性过剩主要表现在低端环节的低水平膨胀上,而在高端环节,阻碍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因素是装备落后和自主品牌不足。当前的国际竞争日趋表现为装备和品牌的竞争,我国纺织服装业进入大规模洗牌期,业界应当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将提升装备水平和培育自主品牌作为产业升级发展的战略重点。
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认为,未来5年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经济仍将保持继续增长的态势。首先,国内需求的增长继续成为纺织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因。根据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预期目标,未来5年国内人均衣着类纤维消费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城市化率的提高、房地产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增长,将促进家用纺织品消费的增加;交通、水利、汽车、卫生等产业的发展将刺激产业用纺织需求的不断增长。其次,全球经济增长将为纺织工业发展提供更大空间。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预测,2005年到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保持在4.3%左右,预计未来5年全球纤维消费和纺织品服装贸易仍会以6.2%左右的速度增长,国际市场容量将进一步扩大。
当前我国纺织服装业已进入大规模洗牌期。据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工程师林厚馀介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业布局正在进行大规模调整。突出表现在上海纺织产业整体向苏北搬迁,东部纺织企业纷纷到中西部办厂,东部本地的老纺织企业也开始大规模搬迁进工业园区。二是行业内出现两极分化的迹象。据统计,2005年江苏省纺织服装企业亏损总额是30.52亿元,同比增加了39.30%;纺织服装产业的总体利润同比增长了32.09%。这表明经营得好的企业利润进一步提高,而经营得差的企业亏损在加剧,企业亏损加剧的主要原因是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导致恶性竞争,利润不断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