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修改童袜定义
- 据专门从事美国海关法业务的美国修博国际律师事务所上海代表处李新宇律师介绍,9月5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公布了对童袜(babysocks&booties)定义修改所造成影响的评估报告(公众版)。美国贸易代表(USTR)今年5月26日致函国际贸易委员会,要求后者评估修改童袜定义的以下两种建议对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童袜、美国此类产品进口总量、以及对美国童袜生产厂家可能造成的影响:
(童袜)定义(修改)建议之一:
就(美国协调关税表)6111税目而言:儿童脚套(booties)是指没有用粘、缝或其他方法将外绱足底部分(纤维)(appliedsole)与足面部分(纤维)(upper)固定的针织或钩编的足部覆盖物。这些产品由于带有诸如响铃一类体积较大的装饰物使之无法穿在鞋靴之内。
(童袜)定义(修改)建议之二:
就(美国协调关税表)6111税目而言:儿童脚套(booties)是指没有用粘、缝或其他方法将外绱足底部分(纤维)(appliedsole)与足面部分(纤维)(upper)固定的针织或钩编的足部覆盖物。这些产品带有诸如响铃、花边、贴花等装饰物或(具有)防滑或防踢(伤)性。
关于这一问题的详细背景,请参考本网站今年6月8日和13日的报道《美国就中国童袜定义修改问题进行调查应该是利好消息》以及《美国童袜(babysocks&booties)定义修改草案》。
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这一报告分析了中国产品因上述童袜定义修改而不受332/432/632类配额限制之事可能带来的后果。报告指出,第一种修改建议对从中国进口的童袜量、美国此类产品进口总量、以及对美国童袜生产厂家可能造成的影响或许是微乎其微的。委员会没有发现美国国内生产这类产品的证据,美国的童袜进口商也声称这类产品只占其童袜产品的一小部分。
不过,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为上述第二种修改建议对从中国进口的童袜量、美国此类产品进口总量、以及对美国童袜生产厂家会带来影响。报告指出,尽管配额使用率低,纺配对2006年度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童袜仍具有破坏性影响。一些美国进口商的中国供货商没有分配到足够的配额。据报道,许多最大的美国进口商要么已在今年初配额价格最高时购买了配额,要么转向成本更高的供货商订货。委员会的报告指出,有证据表明因配额增加的成本2006年下半年起会更明显地被转嫁给美国零售商,因此,将第二种修改建议涵盖的产品免除配额可能导致进口价格降低以及进口总量增加。
此外,虽然这类产品只占美国国内生产童袜产品的一小部分(约10%),但它们大部分都与其他品种的童袜搭配组合卖给了零售业者。因而,美国产该类童袜国内销售量的下降也很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品种童袜的销售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