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博会如何走国际路
- 昨日下午,为期四天的中博会落下帷幕。
第三届中博会组委会秘书长、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林英在成果发布会上说:“短短四天,却成果丰硕,达到了预期目标。”
据悉,此次中博会共吸引50多个国家和地区21万人次到场,参展企业3970家。 不过他说,依照国际惯例就没有公布具体的成交额。
1、国际化盛会
经国务院批准,从本届起“中国中小企业博览会”正式更名为“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林英说,此次中博会的成果之一就是树立了中博会的国际性形象。
他说,此次中博会与有“世界中小企业王国”美誉之称的意大利共同举办,吸引了世界大量中小企业前来参会。统计显示,第三届中博会参展企业达3970家,其中境外参展企业948家,占全部参展企业的23.8%;设展位5110个,其中境外企业展位1094个,占全部展位的21.4%。境外参展企业数和企业展位数均双双超过国际展20%的标准。
参展企业除主宾国意大利外,还有18个国家和地区组团参展,比第二届只有主宾国法国企业参展扩大了国际范围。展会期间,共吸引了来自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21万人次到场参观、洽谈、采购,包括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一大批参加过前两届中博会的跨国零售集团、国内外大型商贸流通企业。
而意大利方面更派出了强大阵容前来参展参会,共组织了714家企业前来参展,参展参会人数达1400多人,包括8位部长、12位大区政府代表,据悉,这在意大利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另外,广东省政府也借第三届中博会举办之机,与意大利工业家联合会签署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合作谅解备忘录,就加强双方中小企业交流与合作确定了原则要求。
林英说,此次中博专门设置的4000平方米的商贸洽谈区尤为引人注目。
他说,洽谈区为有合作意向的350家意大利企业和1000多家中国企业提供了一个面对面的一对一交流洽谈机会。他说,洽谈会当天场面异常火爆,一对一的交流超过5000人次,超过了意大利普罗迪总理在开幕式上作出的4000人次的预测。
广东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助理巡视员黄立人说,“一对一”是本次对口洽谈会的基本模式,展会现场,布置了300多张洽谈桌,每一家意大利参会企业有一张固定的洽谈桌,每张洽谈桌都配了一位意大利语翻译和汉语翻译。筹办会根据中方企业的报名意向,按一对一的方式分不同时间安排会谈。
黄立人说,此次机会十分难得。“以往是政府掏钱带企业去国外取经,这次却是别人找上门来谈合作。”她说,如何创品牌是制约中国企业升级的一个瓶颈,“我们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却没有前期研发和后期渠道推广的经验,整个产业链条上,不少中国企业只能从生产环节获取不足10%的低额利润。”而此次,在品牌树立推广上颇有心得的意大利企业来华推介,“我们的企业应该从中找到经验”。
3、重后续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