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前工商大臣奥斯特罗斯再谈自由贸易
- 10月5日瑞典日报以《自由贸易取决于与欧盟的团结》为题报道了对即将离任的瑞典工贸大臣奥斯特罗斯的采访。
奥表示,他并不为大选的失败感到苦涩,相反,他更期待着做为反对党监督政府的新角色。奥向他的继任进言:瑞典应该积极参与欧盟事务,将自由贸易的问题融合到经济发展政策中去,这样才能挽救今年冬天的新一轮WTO谈判。作为在WTO的自由贸易讨论和欧盟内部有关纺织品和鞋业的关税问题上的积极参与者,他指出:“根据里斯本议程(Lissabon Agenda),欧盟努力的就是将自由贸易问题融合到欧盟的经济发展政策中去。”他认为欧盟在这一点上做得远远不够。
关于欧盟对中国和越南鞋业征收反倾销关税的决策,瑞典成了输家。奥谈到:“一直到今年夏天,反对欧盟增加关税的一方还属于多数派,但在一些国家的压力下,塞浦路斯和奥地利成为投票表决中的关键国家。这两个国家最终被拉到了赞成征收关税的那一派去了。”因此,欧盟内自由贸易派失去了原有的多数。
塞浦路斯转向的决定性影响更说明了积极参与欧盟工作的重要性,奥强调说:“今年夏天我们能聚集起一个强有力的反对鞋业关税的多数派,这本身就是很了不起的,但是我们一直担心有一些国家会在半路改变主意。不过,崇尚自由贸易的国家也从我们的决心中看到了希望,至少,经过努力,我们成功地把有关纺织品关税中一些极其不合理的条款给删除掉了。
在WTO的协商中,奥也是一名积极的自由贸易宣扬者。奥指出:欧盟内部的团结合作,成功地阻止了去年12月在香港的WTO大会上一些国家试图让欧盟收回对农产品出口配额否决的投票。在这个主张自由贸易的欧盟团体中不仅包括丹麦、荷兰、瑞典和英国,还有一些新入盟的国家,如立陶宛、捷克和斯洛伐克。奥称“在这里,我们建立起了一个包容了新的欧盟国家的网络,否则,这些欧盟的新成员国由于大多数国家都有不同形式的制造业,他们很容易站在贸易保护主义的一面。我们联合这些国家建立起来的自由贸易联盟势力很大。今后,我们应将这种势力更多地用在其他问题上。”
奥还表示:目前WTO的局势很危险,不过,美国国会大选后应该有一线希望。如果美国能够更多地减少他们对本国农业的支持,欧盟能够将农业关税降低50%,同时主要的发展中国家能够更多地开放他们的工业产品和服务业市场。但达到这一目标,任务还很艰巨。”
在采访当中,奥还特别指出瑞典汽车企业在中国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中国对那些在中国生产汽车,但从欧洲购置部件的汽车生产商另加一道税收。在离职前两天,奥会晤了前来访问的中国商务部部长薄熙来,奥向中国部长提出了这个问题,薄熙来部长认真听取了瑞方的意见并做了记录,但他没有提出直接的解决方法。奥指出在同中国贸易问题上,态度必须坚定,如果中国不能正确地执行自由贸易中的开放政策,我们就要不断地将类似的问题提出来,同中国人进行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