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改:欧盟“向右转”
欧盟在人民币问题上没有像美国那样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势,关键还是在于欧洲和中国的贸易失衡并不强烈,欧盟选择了既打又送的策略——通过淡化自己在人民币升值上的强硬立场以换取中方的友好和合作。
正当美国扯着大嗓门高唱人民币升值进行曲时,历来与其唱“二人转”的欧盟却突然降低了声调。4月7日在维也纳召开的欧盟财长理事会基本接受和认可了欧盟委员会经济与金融事务理事会向欧委会提出的“支持人民币以渐进方式自由浮动”的建议。
相比于时下欧盟不断对中国扬起的反倾销大棒而言,欧盟对中国汇改释放出的缓和态度多少让人看到了中欧贸易前景的一丝光亮。
欧盟危中自保
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噪音由美国一手策划并不断强化。在鼓噪人民币升值的各种力量中,欧盟无疑是美国的响应者和支持者。可时过境迁,欧盟今天却突然改变口风,支持中国的渐进式汇率改革。其态度转变之中透露出了危中自保的玄机。
正如欧委会在其发布的报告中预警: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将使大批原本流向美国的亚洲资本转向重新回到亚洲,从而引发美元兑欧元的大幅下跌,而此举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推高欧洲对美国出口品的价格。
专家指出,由于欧盟大企业在中国的投资比较多,且都是以生产出口为导向;欧洲在华投资企业的出口收入占了其总收益的约70%,人民币如果一下升值,欧洲企业会损失不小。
当然,加速人民币升值伤及的恐怕不只是欧盟的在华投资企业,整个欧盟的本土企业恐怕也在所难免。过去两年中,欧元兑美元汇率已升值12%,目前欧元汇率徘徊在1.22美元左右,并很有可能在不久突破1.24美元。
据此,荷兰商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克.克里夫指出,“只要拿欧元区的业绩与美国稍作比较,就会发现强势欧元造成了多大损失。欧元区包括制药商、工程公司和汽车制造商在内的一些企业巨擘对强势欧元怨声载道。”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欧盟地区经济目前正处于缓慢复苏阶段。刚刚过去的3月份,欧盟制造业指数升上到了2000年9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欧财长也普遍相信2006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1.9%的目标。但据欧委会发布的报告认为,欧元区经济趋好的原因在于出口增长强劲,这就意味着,一旦人民币升值导致欧盟出口再度萎缩,欧盟经济的复苏将可能是昙花一现。
事实上,整个欧盟经济复苏的基础如今还并不十分地坚实。个人消费不振依旧还是欧洲经济复苏中最薄弱的一环,今年1~3月的欧盟总体失业率仍平均徘徊在8.2%的历史高位。因此,对于欧盟来讲,要想看到经济完全复苏,还须臾离不开出口贸易这一重大的外部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