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缝企自主创新的几点思考
目前,大力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作为一项发展战略,已经摆在了缝制机械行业今后工作的突出位置。然而,当前有不少企业由于对自主创新理解不透,在认识上和做法上陷入误区之中。
误区一:只有大企业才要进行自主创新。行业中有这样一种思想,只有大企业才能进行自主创新工作,小企业不具备此种能力。其实,中小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同样也不容忽视。近年来,浙江台州涌现出一大批中上游企业,如求精、顺发、大洋、汇宝、宝宇、佳岛、美机等,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有自己独到之处,在业内被称之为台州的“第二集团”军。这些“第二集团”军在自主创新上都不遗余力,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我们说,一个行业整体自主创新能力的增强不仅仅是依靠为数不多的大企业来支撑的,只有所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误区二:创新不允许失败。有的企业在创新过程中遭遇到一些阻碍,或者没有在短期内看到创新带来的直接效益,就对其持有怀疑态度。其实,创新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具有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它往往是与冒险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有时意味着成功,有时也意味着失败。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成功.企业不可能一展拳脚去大胆创新,那成功也就无从谈起。
误区三:自主创新是高级科研人员的事情。许多人一提到“创新”,总是将其与高学历、高科技等联系在一起,认为它“高不可攀”。这种认识也是有失偏颇的。高级科研人员由于其拥有丰富渊博的理论知识,固然是自主创新的主力军。但一些优秀的普通员工长期在生产第一线,对生产中的所有环节甚至细节都了如指掌。他们结合实际工作搞出来的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往往能解决生产实际中的大问题,这同样也是创新。因此,科研人员必须要面向实践,虚心听取一线员工的建议,优势互补,这样才能真正搞好企业的自主创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