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绍兴)国际纺织品博览会开幕

      2006年10月21日上午,中国(绍兴)国际纺织品博览会在绍兴世界贸易中心举行开幕仪式。本次展会设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原料及辅料、纺织机械及制衣设备四大展区,本届博览会共设展位八百余个,将邀请400家中外企业参展,专业客商5.5万人次,国外采购商5千人次。绍兴是中国最先进的纺织品制造基地,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无梭织机3万多台,中国轻纺城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专业市场,市场日客流量10万余人次,常驻的国外采购商达600余家,分别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此为依托,中国纺织品博览会已连续成功举办了六届,现已成为国内最重要的纺织品专业展会之一。

      中国轻纺城介绍:

      中国轻纺城经过20多年的发展,市场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交易方式不断创新,业主素质不断提高,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专业市场、亚洲最大的纺织品交易中心。

      1、市场群规模形成。

      一是主体市场发展壮大。中国轻纺城市场的前身是柯桥轻纺市场,创建于1985年。1992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柯桥轻纺市场正式更名为“中国轻纺城”,成为全国首个被冠名“中国”的专业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市场建筑面积从近万平方米扩大到了60.5万平方米,经营户从不到百户增加到9842户,其中公司化经营内资企业达到860户,摊位(包括营业房)增加到15926个,拥有4大交易区18个专业市场;年成交额从千万元上升到了2005年的276亿元,连续十三年居全国十大专业批发市场第二位。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由时装、印花、衬衫等面料及家纺、鞋帽、服装等多个专业市场组成的庞大的主体市场集群。

      二是配套市场形成气候。钱清轻纺原料市场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经营户815户,摊位1800个。2005年实现成交额173亿元。国际物流中心建筑面积24.5万平方米,入驻的联托运企业达497家,2005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亿元,物流量400余万吨,居全省第一,已进入全国物流企业50强。

      三是网上市场得到发展,2005年全年网上交易达1.12亿元。

      2、市场拉动作用明显。中国轻纺城市场繁荣发展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社会的发展。

      一是促进了经济发展。2005年市场群直接成交额452亿元,贡献GDP约35亿元,占同期第三产业GDP约1/3,占同期全县GDP约9.1%。轻纺城市场的繁荣,带动了工业、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金融保险业和房地产业等行业的发展,特别是带动了轻纺产业的升级发展,我县年产布匹45亿米,印染加工90亿米,化纤110万吨,服装20亿件,轻纺城市场为这些产品提供了销售平台和渠道,每年有约26亿米布从市场窗口输出。

      二是推动了城市建设。轻纺城带来了大量的人流、资金流,为县城建设提供了基础和平台,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参与县城投资建设,有力地推动了县城建设速度。

      三是增加了财政收入。去年市场群直接为政府提供的税收已达到3.37亿元。通过市场的拉动,促进工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中介等服务业、房地产业快速发展,而这些产业又为政府创造了大量税收。

      四是扩大了社会就业。以轻纺城市场为主的各类轻纺产品经营户,为社会直接提供了约7万余个就业岗位,柯桥常住人口中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比例已接近1∶1。

      五是扩大了对外影响。由于市场规模大,人流、资金流、信息流集聚,使中国轻纺城的名声远扬,成了绍兴的一张金名片,提高了绍兴县在外的知名度。

      上届回顾:

      2005中国(绍兴)国际纺织品博览会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纺博会参与人数52000人次,其中专业客商11000人次,有来自美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11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客商4300人次,真正办成了国际性的纺织品博览会,国内青海省外的各省、市、自治区均有专业客商参加。

      为期四天的纺织品博览会,共实现产品成交额达16.78亿元,达成贸易意向3.3715亿元,期间共签订合作项目22个,其中外资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1.75亿美元,协议引资7.55亿元,科技项目4个,有力地促进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真正办成了一届纺织业共谋发展大略的盛会。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