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中国纺织品出口:平稳期中有潜流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的最新预测显示,今年中国纺织服装出口总额突破1200亿美元已成定局,并有望在未来两年内继续保持平稳增长。今年前8个月,中国纺织品出口已经实现顺差794.2亿美元,占中国外贸顺差总额的八成多。

     

        在商务部于广交会上举办的中国纺织出口企业座谈会上,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姜哲分析这些数据后指出,中国纺织企业是在承受多重压力的情况下保持了出口业绩增长的,这些压力包括配额分配制度调整、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大幅攀升、出口退税率下调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等。

        “考虑到这些困难的存在,中国纺织行业正在通过不断改善产品结构、提升商品附加值,赢得属于自己的国际市场。”姜哲说。

        纺织品一直是中国出口的主力军之一,也是我国对外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海关统计显示,在2005年中欧、中美先后就纺织品争端达成协议后,今年前8月中国纺织品出口总值913.6亿美元,增长24.7%,但对欧盟出口增幅仅为10.9%,对美国出口增幅仅为5.7%。

        尽管已经进入了相对平稳的增长期,但纺织业界人士认为,中国纺织产品出口仍然存在许多不容乐观的因素。

        来自海关的统计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对一些国家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增长迅猛,其中对部分地区的出口增幅高达七八倍,出口额甚至超过了一些传统市场。一位与会专家表示,这些国家的市场突然放大,可能会在国际市场引起不良反应。

        此外,不少纺织服装企业担心,在2007年底、2008年底中欧、中美纺织品贸易协议到期后,我国纺织品出口会遭受包括反倾销在内的其他贸易壁垒措施的打击。

        “我们最担心的是,美国企业会对中国多种类的纺织产品实施反倾销。”江苏舜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小建表示,8月份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初步裁定中国聚酯短纤类产品的倾销指控成立,“已经给了我们一个信号”。

        中山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黄静波说:“纺织品是一个政治因素很强的产业,我们不能设想,在2007、2008年,中欧、中美协议到期后双方不再就这个问题产生争端。”

        在广交会上,不少纺织企业都表示感觉到处境困难。特别是广东、江苏、浙江等传统的纺织服装大省,以往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也在迅速消失,很多企业开出高工资仍然招不到工。

        黄静波指出,同周边一些同样拥有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优势的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的纺织服装行业正面临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压力,更承担着突出的配额成本,再加上出口总额大,容易招致国际市场各种壁垒措施的“关照”,中国纺织品出口往往会遭受出人意料的制裁措施。

        但黄静波也认为,这些也促使我国企业想方设法提高出口服装的质量和技术含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纺织行业的升级转型。

        我国政府已经在采取措施积极推进纺织行业实现转型。9月中旬,财政部将纺织品的出口退税率下调了2个百分点。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在100届广交会上进行调查后表示,新的出口退税政策已经成为中国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契机,一些实力雄厚、拥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大中企业从中获益。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曹新宇说,目前,欧美市场一些档次不高的订单正在从中国向周边国家和地区转移。他说:“这并不是什么坏事情,很多中国企业的订单转移,不是被动的被迫转移,而是主动的产品和市场的调整。这将有利于中国企业在未来赢得市场。”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