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变革和创新 服装业内销渠道定位渐明朗

      近年来,我国服装内销的渠道不断发生变革和创新,涌现出一些新的模式。起初,各种渠道和模式似乎“分工不够明确”。如今,各种渠道的定位逐渐固定,各种模式的特色日益明显。这是行业的进步,对销售额的增长起看良好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市场的规范化,对于服装生产商来说,内销渠道作用的明确,有利于产品营销工作的顺利推进。目前我国服装市场主要有以下几类销售渠道和零售模式:

     

        一.大型百货商场

        大型百货商场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国内服装销售的主渠道。据国家信息中心统计,2004年大型百货商场仍是服装鞋帽类商品销售的重要渠道。根据对排行前100位的百货商场销售情况的分析,2004年上半年这100个商场服装类商品月度销售额为49.02亿元,平均每家商场销售额(月度)为5000万元左右,其中前20名的销售额为21.57亿元,占全部(100家)销售额的44%。由此可见,尽管各地服装批发市场近年来发展很快,但大型百货商店仍是服装服饰类商品(尤其是中高档服装和品牌服装)的主销渠道。

        此外,一些新涌现的大型百货商场(如山东世界贸易中心银座商城、无锡商业大厦(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开元商城、安徽商之都有限责任公司等)虽是地区性商业企业,但能进入排行前15名,说明这些企业在当地的集散能力是非常强大的,是服装生产企业应该重点关注的对象。

        二.服装批发市场

        目前服装批发市场的发展有二个特征:

        1.服装批发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上门,也就是说越来越多地开展零售业务,其主要的消费群体是城市工薪阶层、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是处于消费阶层的中西层。

        2.从前简陋的“大棚式”服装批发市场纷纷进驻大商厦。这些商厦式的服装批发市场在硬件设置方面几手不亚于百货商场,但在软件环境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商厦式的批发市场仍采用摊位形式,往往缺乏试衣间,通道狭窄,每逢节假日更是人满为患,在这些市场中真正能实现品牌经营的摊位很少,其优势在于价格与品种。

        三.服装超市与打折店

        目前服装超市与打折点能否成为主销渠道尚难定论,但的确已成为服装市场上一道新的风景线。

        超市供应的服装在款式上往往不争抢流行,而且常以运动服休闲服为主,价格较实惠,质量一般也有保证,主要有下列三类品牌:

        1.超市自营的品牌。对于这类品牌的服装,超市的自主性较大,过季的、断码的、套装不齐的,当价格相差不大时,往往以“均一价”出货,其价格常比原价至少低30%以下。

        2.供应商的品牌。这类品牌的知名度和档次差别较大,碰上降价,厂家要分档定价、打折。但由于超市服装大多数在百元以内,所以即使打6折、7折的幅度并不大,但打折店的价格常令人不必多考虑就买下来。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