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服装批发商圈:资本造势还是迅猛造市?
- 20年前扎堆形成的地摊式马路市场,造就了今天京城极具规模的大红门和动物园两大纺织服装批发商圈,仅大红门商圈内的20几家市场,一年的交易额就已达400亿左右。如今,两大商圈的发展又开始急速升温,服装批发市场再次迅速扩张,增长势头迅猛,百荣世贸商城、木樨园世贸商业中心、金开利德、世纪天乐等新一批服装市场异军突起,其硬件的现代化程度之高,软件的经营管理理念之新,着实令人赞叹。
与此同时,商业地产资本的强势介入,无论其规模还是其带来的新型业态形式和管理理念,都对北京的传统批发市场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新市场的勃兴是否导致京城批发市场重新洗牌?京城批发市场是否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高潮?伴随着北京建时装之都的新利好环境,京城服装批发市场的前景,受到了格外关注。
资本造势 商业地产盛行
中国服装市场不可一日无北京,而北京服装市场不可一日无大红门。大红门是北京最重要的服装贸易区,万千服装商家蜂拥至此,浓厚的商业氛围在其它地区根本难以想见。作为服装商贸区,大红门体现着北京乃至三北地区的消费能力,也是厂商与消费者最直接的交流平台,无数新品牌在这里得以孕育成长,并走向全国乃至海外。
在这种浓重服装商业氛围的带动下,今天,与其它地区批发市场小打小闹升级不同的是,北京大红门和木樨园地区的市场扩张气势如虹,资本化运营在服装批发市场大行其道,动辄几亿、10几亿、20几亿的市场建设投资让人叹为观止,其带来的全新理念同样另人瞠目结舌。
公司也与丰台区有关机构达成协议,在木樨园环岛东南角兴建“北京国际轻纺贸易会展中心”,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预计于2008年建成。
而就在当前,大红门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已经全面启动。大红门服装商贸城二期、三期工程、京温大厦二期、众人众二期、木樨园购物广场、福成布艺大厦、鑫福海大厦……每个项目投资都以亿元计算,规模声势巨大。成势之后,大红门地区也必将出现脱胎换骨般的巨变。
作为京城的另一大商圈,动物园地区尽管较为平静,但同样不容小觑。位于动物园交通枢纽中心内的北京金开利德国际服装市场耗资8.1亿购买了动物园交通枢纽中心的2-5层的50年产权,以经营各类高、中、低档服装为主,拥有摊位2000余个,定位在较高档次的标准上,将成为北京市的又一个商业磁场。就在其后面,由首创集团打造的世纪天乐服装市场则正在招商,市场总面积9万平米,同时有着服装超市的新型理念,同样也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商业地产缘何盛行北京服装批发市场?这与北京独有的商机和清晰的规划密切相关。以大红门为例,2008年奥运会的到来加速了该地区城市化进程,大红门被列为北京市区五大综合商业区之一,纳入到全市的发展规划布局之中,同时,“时装之都”的资本运营主要体现就是商业地产的强势介入,其中木樨园地区尤为明显,主营服装批发的商业地产投资正进行的如火如荼。百荣世贸商城一期总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沿街商铺长达1000米,总投资金额超过22亿人民币。其二期目前已进入装修状态,并正在招商,投资也达10多个亿。
另一商业巨贾木樨园世贸商业中心则规划占地8.7公顷,总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总投资25亿元,分三期完成。一期5000平方米女性主题MALL“淑女天地”已正式营业。和两大巨贾辉映,有消息称,广东珠江投资建设为大红门服装贸易拓展了国际市场空间,大红门的市场辐射面将大大提高。
另外,北京市商业总体规划的调整将带来更加趋于合理化的商业布局,大红门对服装产业投资与贸易的吸纳能力将进一步增强。大红门地处城乡结合部,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商业设施有着巨大的拓展空间,浓重的服装贸易氛围,加上巨大的商业地产放量空间,大红门的影响力无与伦比。而20年的历练使大红门培育出一大批有着雄厚资金实力的服装投资商、经销商,再加上外来地产大亨的助力,大红门将不断地壮大。
变革前奏 批发市场洗牌
新兴市场的出现,对传统市场而言,不仅吸引了大量的商户,导致商户的分流,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客户,导致了客户的分流。在资本的强势冲击下,传统批发市场的格局受到强烈震荡,变革的前奏已经奏响,这,是京城纺织服装批发市场不能阻挡的利大于弊的变革潮流。
相比传统市场的硬件老化、业态守旧而言,新兴市场的优势一目了然:高品位的规划设计、高品质的建筑施工,场内系统设施极其完善,一流的现代化设备,中央空调,自动扶梯、客梯、货梯、消防、通讯保安自动监控……市场内一般还都设立大型会展中心、商情中心、会议中心、网络信息系统即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等现代化、全方位服务功能设施。新兴市场的业态也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批发行业,已成为一种商业物流服务中枢平台,它整合了展览展示、仓储物流、咨询发布、信息交流、贸易洽谈、电子商务、进出口服务各个环节,将各项服务功能集于一体,提高了交易效率和效益。
不夸张的讲,目前京城服装批发市场的激烈竞争已进入白热化,不断有老市场出局,也不断有新市场挤入,谁存谁亡,拚的则是实力。而新兴市场的大手笔资本运营,使市场的规模化程度大大提高,无疑也抬高了市场准入的门槛,市场自身已在悄然洗牌。
“简易市场的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市场的发展,要不进行升级改造,要不另谋出路,否则只能被淘汰。”作为大红门较早的服装市场之一,天海老总林雪兴这样说。
的确,仅从硬件考虑,拿百荣二期来说,商场内63%的面积用于通道,只有37%用于摊户经营,客流环境宽松异常,而传统市场则是摊位所占面积过大,通道窄小,导致人流不畅,安全隐患问题多多,这已严重制约了市场的发展。如果想生存,要么升级改造,要么自谋出路。据了解,天海市场因修路年底将全部拆除,市场内的800多个商户明年初将全部搬入百荣二期,彻底告别当前的简易大棚。在动物园地区,据说天乐市场在政府的规划当中也将全部被拆除,这个当时只是租用动物园某学院一块场地起家的红极一时的老市场,在适者生存的市场环境中,很可能黯然出局。
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传统市场的升级改造也正紧张进行,不少传统市场或抓紧扩建二期三期工程,如京温、众人众等市场,或在原有基础上重建改造,如大红门的新世纪商城。而在软件上,不少市场也开始添加新的功能,提升自身的形象,如动物园的东鼎,斥巨资建造标准T台,在春装上市、众多品牌推出应季产品之际,聘请名模,演绎东鼎文化,欲借服装秀这一活动形式,打造东鼎服装的整体品牌形象,营造一个集观赏、购物、休闲为一体的良好氛围。
在批发业态上,同样也在转型,百荣等新兴市场的功能整合是一个方向,既借鉴批发市场的经营模式,又在对商户服务、消费环境等方面借鉴百货商场的模式,同时引进餐饮娱乐等功能。有消息称,动物园商圈的服装批发市场就将发展成集商务、旅游、餐饮于一体的商务旅游区,世纪天乐的上面几层极可能被改成T型展台、设计室、信息交换厅,带动周边市场乃至北京市的服装潮流。据说,金开利德也将引进全国各地的名特优产品专柜、中华老字号餐馆、服装品牌专卖店、科技乐园等,达到集商业服务、科技、文教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大楼。
还有一个转型方向就是进军连锁零售。连锁零售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具有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等优势的连锁经营正在兴起中国零售业的革命,此时进军连锁也是适时之举。“天雅的目标就要做电器行业的国美,将批发和零售有效整和,主导方向往零售发展,打破暴利经营模式,以迅速占领市场。”作为前两年大红门的后起之秀,天雅服装市场的开业同样一起了不小的轰动,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天雅的产品定位就是中高档的服装品牌,告别服装批发市场的低级形态,销售方向就锁定在北京的二三类商场,外埠的一类商场,地级市的一类专卖店。
业内人士认为,批发市场之间的种种博弈,正是促进市场不断发展的最佳动力。
现代市场的竞争是综合的、立体的,传统市场的转型是必然趋势,只要政府或者行业协会能够协调好,用科学的发展观对产业的发展制定一整套科学的策略规划,设计制定一个科学的发展节奏和发展目标,避免市场盲从性扩张、恶性竞争的发生,长远来看,竞争的格局有利于市场的发展,促使服装批发市场真正走向正规化、完善化、集约化、成熟化。
变革之痛 无序竞争失控
新老市场的并存格局,暴露了传统市场规模小、形式雷同、环境差、配套不齐全、辐射力不足等问题。另外,服装市场的兴起热,也必然提出合理布局、错位经营的问题。而商业地产的强势介入,在打造声势的同时,究竟对纺织服装产业和批发市场的走向意味着什么,其规划是否合理、经营是否成功,疑问也陡然而生。
资料显示,在国内各种的商业业态中,批发市场的比重最高,然而,传统市场规划的欠缺、经营的不规范等导致基本千铺一面,成为服务水平最低的业态。通俗地讲,传统批发市场无非就是将过去散落在街头的小摊位集中到一幢现代化的大楼里,根本没有什么变化,竞争手段仍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经营者大多只管圈钱、收租,根本不考虑其他。
清华大学教授吴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