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合肥服装产业“雄起”大幕开启

      11月10日至13日安徽服装产业发展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中国服装协会区域合作领导小组协同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浙江省、江苏省、杭州市、宁波市、深圳市等省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纺织企业对安徽合肥、芜湖等地进行为期三天的实地考察。考察期间,苏浙皖三省关于“服装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签定协议,并就江浙在合肥建立服装生产基地达成了意向性协议。

     

      业内人士介绍,此次中国服装协会、江浙等地协会和纺织服装企业组团来安徽考察,标志着服装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正式拉开了序幕,安徽无疑抢得了先机。

      “宁波共识”促成安徽行

      据了解,早在2006年10月第十届宁波国际服装节期间,浙江省、山东省、江苏省、安徽省、陕西省、深圳市、杭州市、温州市、宁波市的服装协会(商会)相聚中国服装名城—宁波,围绕中国服装产业区域合作和行业协同主题,举办论坛进行探讨和协商产业转移之事,并共议建立服装产业区域合作与协同服务机制。从而达成了“宁波共识”。

      安徽服装商会秘书长叶梁介绍,由于目前服装产业在沿海成本增加、劳动力奇缺的情况下,必然导致产业往中西部转移。而安徽省整个纺织服装业发展已逐渐得到全社会的关注。

      “安徽作为中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桥头堡,具有很好的区位优势。作为全国科技创新试点城市的合肥人才储备充分,在浙江服装企业里安徽的产业工人占三分之一。”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区域合作领导小组组长冯德虎说道,“宁波共识”后的第一站首选安徽。

      知情人士介绍,随着服装产业重心的转移,未来一年中,安徽将迎来产业转移的大潮,安徽省将进一步定位以加工为基础,同时与浙江、江苏等省进行全方位的对接,2007年将有近30家服装企业入驻合肥。

        产业转移首选安徽

       10日下午,安徽省服装商会与中国服装协会区域合作领导小组牵头,江浙两省十余家服装企业和行业协会负责人组成的考察团一行共40人在合肥市政务中心会议室签订了多项协议。

       据了解,其中关于“加强安徽浙江两省服装产业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战略协议书”中内容包括:安徽引进浙江服装品牌进入安徽服装市场,规划在安徽共同筹备建立浙江服装安徽生产基地;引进浙江方面的高级人才并邀请业内专家、学者、企业家来安徽进行指导;落实生产基地建设工作,共同打造浙江服装安徽生产基地;建议政府并协同落实基地的相关优惠政策。

       而浙江作为中国服装发展的前沿,有着品牌、人才、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根据产业发展需求,逐步对安徽品牌的培育、品牌的营销、品牌的输入进行指导;引导浙江知名品牌进入安徽市场,扩大市场份额;鼓励浙江服装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在安徽建立加工基地和中西部地区市场营销中心;对安徽地区进行服装专业知识、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增进两地中高级人才交流等。

       此外,在当天下午的签约仪式上,“宁波市服装产业园入驻中国合肥服装创新产业基地”和“温州市服装产业园入驻中国合肥服装创新产业基地”两个协议也同时签署。

        叶梁介绍,此次多项协议的签署,使得安徽在中部省份迎接服装产业转移中处于领跑地位。

      安徽服装业迎来发展良机

      据了解,近年来,安徽省及合肥市的服装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据统计,目前,安徽省规模以上服装生产企业在200家左右,各地服装市场众多,且初具规模。 合肥仅站前路就出现了7家服装市场,并由此形成了服装商圈。预计到2007年10月,该商圈内服装经营面积将达40万平方米,铺面5000个,提供就业人员近2万人。

      同时,位于合肥市两大工业园中国·合肥创新服装基地和安徽服装三元产业园现已经完成了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此外,芜湖、马鞍山、铜陵等地纺织服装工业园也已相继进入规划和正式运作阶段。其中,芜湖市繁昌县的孙村轻纺服装工业园,已经集中服装及其配套企业120余家,年生产总值近5亿元,形成了从服装加工到漂染、水洗、印花、绣花配套服装生产线,成为安徽省最大的乡镇服装加工出口基地。

      叶梁介绍,安徽率先承接沿海地区的服装产业转移提供了充沛的条件。随着东部地区产业转移趋势,下一批福建、浙江、上海、江苏投资者进入,以及相当一批在服装行业领域内积累了经验的安徽本地打工者的回归,安徽省的服装产业呈现加速崛起的趋势。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