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惠州男装产业的现状和发展构想
“惠城区计划用3年至5年的时间,使全区纺织服装企业数量增加1倍,实现服装产业年产值达到350亿元以上,出口创汇1000万美元、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达到20家的目标。”
在2006年9月28日,广东惠州举行的中国男装产业发展高层论坛上,惠州市惠城区区长李韶春对于惠城区作为中国男装名城的未来成竹在胸,因为她最清楚目前惠城区男装产业的实力与潜力。
惠城区作为惠州市政府所在地和中心区,拥有纺织服装企业近2200家,其中投资总额超亿元企业14家;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规模企业217家;年出口值100万美元以上的“三资”企业29家;纺织服装工业产值约占惠城区工业总产值的25%。
2004年12月3日,惠城区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男装名城”。
惠州男装产业现状
产业基地的建立
惠州市毗邻深圳和东莞,是承接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转移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桥头堡,而惠城区则是站立在这桥头堡之上的一个排头兵。
近几年,惠城区先后获得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区”等多项荣誉称号。2005年实现生产总值354.22亿元,完成外贸出口总额10.5亿美元,完成税收56亿元。纺织服装企业的年生产总量为2.5亿件以上,其中男装的年生产总量为2亿件,年产值近100亿元。纺织服装业特别是男装行业显示出勃勃生机和活力,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纺织业板块和全区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惠城“中国男装名城”的名誉,基于惠城的实力,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发展,使惠城崛起为珠江三角洲的一个纺织服装的产业基地。在惠城区的桥东、桥西、小金口和江北等地区,集聚着一批西服和衬衣生产企业,在水口镇集聚着一批纺纱、印染、面料和物料企业,在马安镇则集中了一批西装和T恤生产企业。同时,港、澳、台和国外的著名品牌也纷纷在惠城区建立了较大规模的生产基地。
成衣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产业链的形成和完善。目前,惠城区已经形成了包含纺纱、织布、印染、辅料、配件、设计、生产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在内的非常完整的产业链。在一些有实力的纺织服装企业中,已拥有国际较先进的三维自动设计、排版、裁剪CAD系统,拥有法国、意大利、日本等高档衬衣和西装的生产线、定型机以及气流纺纱、色自动印染等生产设备。
事实上,惠州男装产业的崛起,恰似中国男装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由最初的“三来一补”委托加工,直至现在能够自主研发销售和品牌化发展。惠州所在的珠三角已经成为中国男装产业集群的鼎足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