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企非洲商机迎来春天
“非洲的商机很多,我们也有一些想法,但具体怎么做,目前还在考虑中。”刚刚参加完“中非企业家大会”的浙商企业代表飞跃缝纫机集团董事长邱继宝在兴奋的同时,也显得比较慎重。作为行业内参加此次大会的仅有的几个代表之一,不少人都在关注他的动向。因此,刚从“中非企业家大会”上走出来,媒体连线邱继宝的电话便不断。
随着《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的公布,不少缝制设备企业的老总们都充满了期待,通宇控股集团董事长陈晓青甚至认为,“这意味着缝制企业进入非洲的春天已经到来”。
而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国家总理温家宝也鼓励有实力、有信誉的中国企业到非洲国家投资兴业,转让实用技术和管理经验。这一切似乎都预示着,中非合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对中国那些正欲实行国际化运作的缝制设备企业而言,这是一个新的发展契机,当然,也是一个新的课题。
非洲第一桶金
穿过开罗著名的死人城,在市中心有一条普普通通的狭长小巷,喧嚣、破旧、尘土飞扬,这是小巷给人第一眼的印象,然而它对所有希望抢占北非市场的缝纫机厂家而言却非同寻常,这就是埃及著名的缝纫机一条街。
十年前,这个辐射北非的缝纫机集散地还是日本、韩国品牌的天下,现在,来自中国的GEMSY(宝石)、TYPI—CAL、YAMATA等多种品牌在这里落户,伴随着品牌竞争的烽火,向非洲展示来自中国的品牌魅力。
飞跃开拓非洲市场,最早应该追溯到1990年代初,当时飞跃刚刚创办不久,在国内市场没有多大空间。鉴于当时自己的产品实力有限,邱继宝把目光投向了拉美、非洲等经济不太发达的国家。但即便在这些国家,飞跃缝纫机依然很难得到商家的肯定。两年多的上门推销,再加上客户的口口相传,终于让飞跃牌缝纫机在拉美、非洲市场上取得了非常好的业绩。如今的飞跃已将60%的产品出口到全球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去年创汇达23亿美元。邱继宝认为,飞跃比别人走得更早了一步,而拉美、非洲市场给他们带来了转机。
宝石缝纫机也是较早开拓非洲市场的企业之一。宝石公司是在1996年开始进入非洲市场的,进入非洲的第一站是南非。宝石当初并不叫“宝石”,董事长阮小明来到南非后,发现钻石在该国人民心目中享有很高的地位,是南非的国石,他当即决定把他们的品牌改名叫GEMSY(宝石),没想到很快赢得了南非客户的青睐。宝石品牌也迅速在非洲打开了市场,先后在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尼日利亚、摩洛哥等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办事处,2005年公司对非洲贸易出口达到了800万美金。
阮小明认为,在非洲开拓市场,一定要与当地人一起成长,了解当地人的风俗习惯、爱好,会给外来“淘金”者们带来意外的惊喜。在非洲、拉美等市场的成功“试水”,也成就了宝石逐步壮大,并成为名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