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上饶玉山:打工娃成为纺织服装业中坚
在玉山中洋服装厂1000多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一片繁忙,机器轰鸣,120名员工正赶制10万件出口欧美的衬衫。厂长邱元璋指着办公桌上一大叠服装订单喜滋滋地说:“现在厂里所有员工连轴转都忙不过来,已经把生产安排到了明年3月份啦!”在浙江一家服装企业摸爬滚打10多年,从一名普通员工升任为主管厂长的邱元璋,2004年8月放弃年薪6万元的丰厚报酬,带着技术、市场和管理经验回乡创办了中洋服装厂。在玉山,这样的服装生产企业有40多家,其中80%以上都是由外出打工人员回乡创办。
玉山与纺织服装行业最发达的省份浙江省山水相邻,全县约有2万多名农民工在浙江从事纺织服装行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已成为浙江服装企业内的中坚力量,也积累了一些资金。2003年,该县专门组织人员就如何发展服装产业进行市场调查,鼓励能人返乡创办服装厂,政府帮助企业解决相关难题。当年,一位叫傅木清的农民回乡创办了第一家服装厂。随后,民营服装加工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主要产品包括西装、运动服、睡衣裤、皮衣、童装、羽绒服等,产品70%漂洋过海,远销欧美、非洲、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要建成外贸服装出口加工基地,就少不了先进的技术设备和良好的信誉,玉山人为此舍得花钱甘于吃亏,赢得了外商的青睐。亲情树服装厂从日本进口了亚洲一流的锁眼机、粘合机以及其它机器。去年初,一个俄罗斯客商向厂里下了7万元订单,由于当时正处于农忙时节,延误了一个星期交货,按照合同,厂里支付了8万元赔偿金,使创业之初的工厂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却赢得了外商的信赖,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去年8月,玉山成立了服装协会。协会制定了统一的行规,处理企业之间或与外部的纠纷,传递国家对服装产业的相关政策和信息,并引导和带动企业加大技改力度。今年元月,玉山三清制衣有限公司的18万元货款被浙江一家企业拖了7个月还未拿到,协会立即以行业组织的名义发函给该企业,经过一个星期的协商终于妥善解决。如今,该县服装品质得到了逐步提高,品种也日益增多,有8家企业注册了商标,争创自己的服装品牌,“麦可将”“云游”“督豪”等品牌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据了解,今年1—10月,玉山服装企业加工和销售产值2300多万元,解决了20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