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加速融入世界
- 中国宁波网讯 前两天,做外贸生意的李先生终于将一辆宝马车开回了家。“入世”5年,从夏利、捷达到宝马,李先生刚好换了三次车。李先生告诉记者,“入世”后,不仅车价逐步与国际接轨,消费理念也在一步一步地和国际接轨,消费者享受到的服务也越来越好。
李先生换车的经历是甬城市民5年来受益于“入世”的一个缩影。在经济成就显著的同时,普通百姓同样得到了巨大实惠。从2001年到2005年,在物价基本维持稳定的前提下,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991元上升到1740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5362元上升到7810元,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也由9.95平方米上升到23平方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414.2亿元上升到759.8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却由3.8%下降到3.5%左右。可以说,这五年为我市提前进入小康社会奠定了基础。
“电信竞争,让我年年换手机号,哪个便宜用哪个”。刘先生是2000年从南京一所大学毕业后来甬工作的,“入世”5年他感受最深的就是电信服务与资费的变化。据小刘回忆,他最开始用的是一种没有月租费的手机卡,接、打电话都是每分钟0.6元。当时还有呼机,手机经常关着,急需回复呼机时才用一下。后来联通有了一种月租25元,接、打电话都是0.2元的卡,他又换成了这种。2002年年底,小灵通推出,小刘又成了“双枪将”。现在,他终于选定CDMA。不过,小刘表示,他还会将选择进行下去,去追逐最便宜的通信消费。
在我市某股份制银行理财中心工作了多年的小金对5年来我市理财市场的发展与变化最有发言权。他不仅在每天的工作中感受着这种变化,而且也通过自己的努力加速着这一变化。
“5年前,当我们打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口号时,很多人奇怪地问我们什么叫理财。在他们看来,每个月有点余钱存进银行就是全部的理财了。可是现在,还有人这样认为吗?理财不仅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更让我们的生活变了样。”小金介绍,他记得理财中心刚成立的时候,除了简单的存取业务,几乎没有什么理财产品。后来有了些理财产品,但都是大众化的,根本不区分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渐渐地,银行开始关注不同收入人群的差异,逐渐推出一些风险和收益各异的新产品。现在,无论是谁来到银行,不仅能选到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而且还可以通过结构性理财产品分享全球股市的成长。 据宁波银监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仅今年前9个月,辖内银行就推出几十种个人理财产品,实现销售36.86亿元。此外,各项增值服务和有偿服务的增加同样是银行业这五年来出现的新气象。
家住东湖花园的王大伯夫妻上个月刚从澳大利亚女儿家回来,王大伯高兴地对记者说:“这些年我们宁波的变化太大了,我们在家门口享受的国际化服务越来越多了,现在宁波在许多方面一点也不比国外差。”王大伯认为,是“入世”让市民获得了更多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