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商场看不起本地服装产品
- ——重庆服装协会称地产装需展示平台
重庆多家媒体连续披露新世纪解放碑店将渝派女装全部“赶出”、生产企业因之欲全部到外地注册、落户的消息后,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受市有关方面委托,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向市经委提交紧急报告,恳请“市级有关部门和流通领域应支持、培育地产服装品牌,以……振兴重庆服装产业”。
据市服装(服饰)行业协会秘书长陈尚福介绍,报告主要从六个方面对该事件进行了分析。首先,新世纪解放碑店之举严重挫伤了渝派服装的发展积极性,使渝派服装企业感到本地发展环境欠佳。其次,根据市政府1998年出台的《关于加快服装工业发展的通知》,市内主要商业企业应“设本埠服装销售专柜”,新世纪解放碑店显然违背了该政策。其三,据调查,被新世纪解放碑店要求退出的7家企业产品“销售业绩很好,不属于商场所规定的末位淘汰范畴”。其四,尽管新世纪有关人士称,这次被淘汰出局的产品定价在300元以下,但被淘汰出局的产品定价并非都在300元以下,而且其定价适合本市消费水平,销售情况一直较好。其五,下个月本市将举办第四届国际服装文化节,但新世纪此举,已导致一些市内外服装企业明确表示将不再参加该节。其六,受该事件影响,已有一些其他本地服装企业表示,将加快外地注册、落户的进程。
据悉,地产服装业上世纪80年代曾在全国排名第五,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在全国已处于中下游水平。
有数据显示,地产服装目前在市内各大商场的服装销售份额中,占有超过20%的比例,且呈现上升态势。但令地产服装尴尬的是,多达七成的地产服装,都打着外地品牌,不敢名正言顺地称自己是“重庆造”,“因为一些商场看不起本地产品,生怕经销本地产品降低商场的品位。”陈尚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