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刺非织造布:销售形势较好 不可过于乐观
- 今年的全国水刺非织造布生产技术与应用交流会开得相对轻松,与会代表似乎都有一个不错的心情,参会人数也比主办方预料的多。这种氛围被观察敏锐的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很快捕捉到了,他当然为之感到欣慰,同时他的这种欣慰又感染了更多的人。“你不知道,去年开这个会的时候,由于市场行情不好,大家一个个愁眉苦脸,今年开心多了。”已连续几次参加这个交流会的广东无纺布协会副秘书长彭慧玲告诉记者。那么,今年水刺非织造布的市场到底如何,以致大家收获了如此不错的心情?
销售形势较好 不可过于乐观
客观地说,2005年水刺行业总体运行良好。总的生产能力约13万吨,实际产量为7.5万吨,比2004年的5.4万吨增长了38.9%。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水刺非织造布分会会长刘瑞彪介绍,2005年全国水刺非织造布销售情况总体好于2004年,特别是大部分老厂销售形势较好,订单很满,但平均利润率较低。而一些新入门的企业销售不畅,全国至少有10多条的生产线产量低于300吨,使得这些企业陷入困境。
到2006年形势有所改观,从春节过后到现在,水刺非织造布企业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激烈竞争、市场低迷之后,销售形势达到近几年的最好状态。刘瑞彪说,多数生产企业出现短期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这种销售情况的刺激下,又有大量资金投入到了水刺非织造布行业中。据了解,今年约有13家企业投资或计划投资新的生产线,其中有几条生产线投资规模很大,产能近万吨,而且这些企业明显更青睐进口生产线。
如果细分的话,那么2006年水刺非织造布市场呈现出了这样一种格局:从产品物性来看,交叉铺网产品需求明显多于直铺产品;从产品应用来看,革基布产品市场需求好于卫生材料,其中PVC产品好于PU产品,但卫生材料销售量总体大于革基布销量。
刘瑞彪提醒说,虽然市场形势令人欢欣鼓舞,但它依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困扰,生产企业不能过于乐观。
这些影响和困扰首先来自原材料的涨价。今年自5月份开始,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波动,水刺用ES纤维、涤纶短纤价格持续上涨。甚至在一段时间内出现暴涨的情况,一周内每吨增长300元,这种情况持续了几周,最高增幅达到每吨3000元。到今年10月,原料价格有了小幅回落,但好景不长,很快又迅速反弹。粘胶短纤受国际非织造布市场影响,供不应求,价格也较去年上涨了近千元。
此外,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一些企业发展步履艰难。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始实施浮动汇率,迄今为止,人民币升值了2.7%。2006年10月15日,我国非织造布卷材出口退税由原来的13%降至11%。这些宏观调控措施,对我国经济的整体及长远发展是有利的,但对于利润低于10%的水刺生产企业来说,受到的冲击较大,一些企业可能会因此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