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缝企ERP之路----写在行业信息化研讨会之后
“2006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信息化研讨会”沿袭了中缝协在今年3月召开的七届五次理事会上将2006年行业工作主题定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年”的精神,充分体现了行业的“信息化”决心。
此次研讨会,目的在于提升业内企业的信息化工作水平,行业领导、相关专家学者,以及浙江新杰克、宁波五菱等相关企业代表在会上相继发言,针对缝制设备行业的
特殊性对ERP进行了观念的阐述和实践经验的介绍。
信息化能做什么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融入到全球企业的生产与运营中,已经成为企业强大的神经组成。信息更被公认是企业的一种重要资产,并成为确保企业目标实现的基石。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即时性:在ERR的状态下,资料是联动的而且可以随时更新,每个有关人员都可以随时掌握即时资讯。在当今信息社会里,不仅要知己知彼,还要贵在“即时”,能否如此,其效果迥异。
集成性:在ERP状态下,各种信息的集成将为决策的科学性提供必要条件。在导人ERP之后,各种信息可以很轻松地进行衔接、预算规划更为精确、控制更为落实,也使得实际发生的数字与预算之间的差异分析、管理控制更为容易与快速。
远见性:ERP系统的会计子系统与ERP系统的其他子系统融合在一起,会计子系统又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于一体。这种系统整合,及其系统的信息供给,有利于财务做前瞻性分析与预测。通过分析历年的数据,得出一个发展趋势,对企业高层投资决策能起到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信息化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在此次会议上,专家对信息化实施提出应该注意的方面主要为以下几点:
1:要明确知道企业本身需要什么,也就是说在企业实际情况基础上实施的ERP对企业来说是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正如机械工业部设计研究院的资深专家陈启申先生所说,“不能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信息化只是手段,是辅助工具,企业真正需要的是信息化所带来的效益”。
2:要避免坐享其成和“想当然”的心态。企业在ERP的选型和实施上,不能想当然地以为“有了ERP,一切就万事大吉了”。要适时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主动积极地去应用ERP系统、发掘ERP系统的价值。
3:企业是信息化的主体,信息化过程中企业的姿态要积极。不能完全依靠ERP的提供商,因为真正了解企业的还是企业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