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批发市场还能走多远-1
- 曾几何时,上海襄阳路市场与北京秀水街并称为“北秀水,南襄阳”,风光难以计数。但6月30日21时30分,襄阳路市场终止了营业,宣告这个因出售假冒世界品牌商品较为严重而备受海内外关注的市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7月1日至7日,市场内的所有摊位都撤离、清空;7月8日至15日,襄阳路市场将清场腾地完毕。
有关部门表示,襄阳路市场的关闭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治理整顿售假违法行为,营造诚实信用、合法经营的市场氛围。因此,业内人士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产权相关法规的完善中国服装批发市场,在不久的将来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笔者认为,批发市场作为终端销售的一个主要渠道,它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是不会退出历史的舞台,并且会向着良好的态势发展,终将走向规模化、专业化、国际化!因此正确认识批发市场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服装企业和批发行业的整体发展具有一定的意义!
如果把中国的服装批发市场的变化过程做一个形象的描述,可概括为“地摊式”,“大棚式”和“商城式”三个阶段。服装批发市场是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出现的,1990年前后,服装批发市场基本上已经走过“地摊”阶段,进入“大棚”经营。到了90年代中期,“商城式”批发市场纷纷出现,步入加速发展期。
目前,年成交额百亿元以上的服装批发市场不下于10家,根据中国服装协会的调查,至2006中国共有39个服装产业集聚地,主要分布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
因此,对于服装企业来说,了解国内服装市场渠道的现状,有利于企业营销工作的顺利推进,其中批发市场是消费者最为熟知,也是拥有最多消费群体的一个销售渠道!
一.服装批发市场的发展有四个特征:
1.固定消费群
服装批发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直接消费者,这部分消费者主要为城市工薪阶层、学生、外来务工人员和流动人口,是处于消费阶层的中低部分。
2.大棚式到商城式
从前简陋的“地摊式”、“大棚式”服装批发市场竞相改造,这些“商厦式”的服装批发市场在硬件上几乎不亚于百货商场,但在软件环境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些商厦式的批发市场仍采用摊位形式,往往缺乏试衣间,每逢节假日更是人满为患。
3.专业化
发展规模快速化,好多批发市场从原来的地摊式经营逐渐转化为规模化、专业化经营,面对消费者也发生了质的转变,有的甚至成为全国服装的批发基地。
4.低价位
传统的批发市场走的是低价位的路线,以此求得销售量的提升。那么从目前来看,少数服装批发市场逐渐走上了品牌化的经营道路,创造出批发市场特有的品牌服装之路,当然还面临着价格上的问题,毕竟批发市场走的是低价格的路线。
二、根据批发市场的规模、类型、影响面,可以分为三大类型:
其一,以服装文化、商贸、时尚为主要特征,成为以大产业为载体的产业集聚地。北京、上海 、大连、深圳等大城市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其二、以产业配套齐整为主要特征,市场信息反映敏锐,以生产中高档品牌服饰的企业为主体。温州、宁波,晋江等地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其三、以外向型经济为特征,形成以大型出口服装生产企业为主体的多层次服装产业群。浙江平湖、江苏常州、广东潮洲是这种模式的代表。其中以中小企业为依托,以单一产品或专业服装生产为特色,形成以中小城镇为载体的产业集聚地。浙江嵊州(领带)、湖州织里(童装)、等地是这种模式的代表。
因此根据批发市场的三大类型,从流通的范围来看还可以把批发市场分为:区域性、全国性、国际性;从产品品类来看又可以分为综合性、混杂性、分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