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批发市场还能走多远-2
- 三、服装批发市场呈现极强的地区性,按照地区进行归纳可分为以下六大板块:
华南地区:要分布在在广东、福建。地处华南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依靠紧邻香港、台湾地区得天独厚的条件,服装加工企业大批承接服装加工定单,形成产业规模。
西南地区:主要分布在重庆和成都。重庆和成都是通向西南的第一站,重庆和成都的服装批发市场担负着向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甚至西藏等地几百个市县分销纺织服装商品的任务。
华中地区:主要分布在湖北的武汉,湖南的长沙和株洲。上世纪80年代更凭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发挥着“引南接北,承东启西”的流通功能,成为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
华东地区:主要分布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在2003年全国亿元以上纺织品服装鞋帽商品交易市场前20名中,华东地区一下子入围12个。
华北地区:主要分布在北京、山东、河北。北京作为大城市的代表,其单体市场的交易额或许达不到全国统计排名前列,但整体商圈的交易总额足以让业内人士关注。
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沈阳、海城和哈尔滨。哈尔滨的红博世纪广场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服装专业市场之一。
众所周知批发市场是服装产业发展的最大枢纽,,以广州白马、东莞虎门、武汉、沈阳、常熟、浙江等为代表的批发市场在中国服装业里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庞大的销售体系推动了服装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近年来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大商场,购买时候更多的考虑品牌,再加上批发市场经营的不规范,贴牌的猖獗,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发展,那么现阶段阻碍批发市场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呢?
1、低利润
批发已经使企业的利润越来越低,极低的利润使得企业发展后劲不足。众多做批发的服装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铺货欠款,大量的服装通过赊销的方式铺到经销商的手里,造成较大的压力。反过来这些欠款又成了经销商和厂家谈判的筹码,导致厂家陷入被动。
2、库存压力
有人说:如果现在所有的服装企业都停产,都不用担心没有衣穿。服装企业做大了,往往是伴随着仓库急剧增大的代价。难怪很多老板说,自己辛苦一年赚来的,都跑仓库里去了。由于服装季节性明显,且服装产品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库存问题成为最令服装企业头痛的问题之一。
3、没有自身品牌
批发市场是中转型的批发市场,自有品牌很少,大多是杂牌,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品牌将成为市场的主导,但批发市场无法建立品牌形象。尽管国内很多大的批发市场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加强,但批发市场的鱼龙混杂现象制约了无法走品牌化的道路,只能借助规范化的管理提升自身价值。
4、同行业竞争
批发的经营技能和素质都在逐步提高,也就是说批发商面临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会越来越大,这方面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和新产品的上市时间上。
5、贴牌仿冒严重
低廉的价格、丰富的款式品种、款式翻新速度是批发市场吸引消费者的杀手锏,任何一款品牌化的服装上市后,只要得到消费者认可,紧跟其后在批发市场就能随处所见其相同款式、相同牌子的服装,不同的是低廉的价格和服装质地问题,虽然现阶段有相关法规的实施,但无法从本质上根除,因为这种现象从某种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和心理。
其中最为典型的是2006年上海襄阳路服装市场的关闭,因此贴牌现象不仅制约服装市场的发展还有可能代表一个批发时代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