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浙江银工 新家新前景

      2006年12月9日,浙江银工缝纫机有限公司在台州市方远国际大酒店举行了隆重的新厂房落成乔迁答谢酒会,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台州市政府,台州市缝制设备行业  协会的相关领导出席了酒会,并作了发言。

      整合资源  树立新的里程碑

        浙江银工缝纫机有限公司负责人叶建江介绍说,银工自2001年开始涉足缝纫机行业,在全体员上的努力下,企业得到了飞速发展。从过去员工不足10人,年产值不足10万元的小作坊发展到如今拥有员工几百人,年产值4000多万元的中型企业,随着中国加入WTO后,缝制机械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当然也遇到了更严峻挑战;缝企数量大幅增长,产品产量迅速上升。但随着近年来企业经营的上下游环境不断变化,土地、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对于还称不上规模型企业的银工来说更需要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了更好地发展生产,叶建江投资近3000万元建成的新厂房占地面积20余亩,总建筑面积1万多平方米,为今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组建人才团队  练好企业“内功”
       
      国内缝制机械行业已经具备较完善的生产体系,产量居世界第一,自主研发能力有了很大进步,产品品种日益丰富,产品质量也日益巩固提升,在品牌的培育上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形成了一大批国内著名,并在国际市场有一定知名度的名牌企业和产品。

      但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我们是缝制机械大国,还不是强国。叶建江感慨说:“台川的缝制设备行业还存在不少问题,无论是产品品种、质量、档次,还是行业的技术,工艺、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特别是科技创新力度比较弱。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趋势下,企业要面对国外和国内双重竞争,所以建立科学的发展观,
    开拓创新是必由之路。”

        近年来,“银工"十分注重人才的制度的建设,培育了一支善管理,善经营、敢开拓,能创新的人才从伍。公司已形成了从产品研发到多机种整机制造、质量控制、售后服务等完美规范的操作程序及企业管理机制,并在同行中迅速掘起。

      用质量说话  以服务竞争

        银工一直秉承“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信念在生产发展。对一个企业来说,品牌是企业的灵魂,而质量则是企业的生命,是品牌打造的基础,只有保证产品的质量,才有可能创造名牌,并使品牌长期立于不败之地、银工要求每一个员工把好质量关,并且必须落实到每一个细小环节上,因为商海行舟,细节有时也能决定成败。品牌与质量是相互依存的,有质量才有品牌,企业如果没有质量,将难以生存。名牌的创立、保护和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信任和好评。

        事实证明,“价格战”已经被行业发展所淘汰,如今的缝制没备采购商们更看重的是品牌和服务,因此服务必将成为缝制设备市场的主要竞争手段。银工树立了“诚信为本、
    争创一流、客户至上”的营销理念,做好准备开始迎接竞争中的“服务战”。力求视品牌为企业的生命、质量为企业的基石,力求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

      任重道远  做专、做精再做大

        银工的产品种类很多,辐射面广,涉及平缝机、包缝机、绷缝机、裁剪机等六大系列30多个品种,并从2004年起自营出口,产品远销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地区,年创汇200
    多万美元。叶建江坦言,如果用人的一生来比喻的话,那银工只是一个少年,要走的路还很长。银工还不大,发展还需要时间。与一般急于做大的企业不同,银工人着眼现状,
    从实际出发,无做精、做专。银工人一再强调他们是一个系统、一个团队、一个家庭,他们以持续创新为企业发展动力;以专业化制造为企业经营方针;以国际品牌力企业追求目
    标,银工人坚信自己必将走出一条由做精到做强再到做大的发展之路。

        新的厂房给了银工新的发展平台,叶建江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公司将更加励精图治,开拓创新,通过实施技术创新,引进人才、设备改造、加强管理等—系列工程,争取
    2007千年产值上亿元,利税突破2000万元,出口创汇超过800万美元,跻身台州市"216"企业行列。

      目前,台川缝制设备产业无沦在国内还是在国际市场上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台川已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最大的缝制设备生产和出口基地。近年来,台州涌现出一大批中上游企业,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在业内被称之为台川“第二集团”军。银工作为“第二集团”军的中坚力量紧紧抓住了缝制设备产业的发
    展机遇,市场定位准确,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实力大幅提升。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