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生丝价格影响:去年重庆丝绸出口大幅下滑
记者日前从重庆市外经贸委了解到,2006年重庆市丝绸出口大幅度下滑。去年全市丝绸产品出口3970.79万美元,同比下降26.86%;其中,丝类产品出口量同比下降46%,出口值同比下降32.5%,出口单价同比上升25.1%;坯绸类产品出口量同比下降33.9%,出口值同比下降17.1%,出口单价同比上升25.35%。
造成去年重庆丝绸出口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一是生丝价格波动大,抑制了国外客商的订单;二是国内原料涨价,生产企业成本与销售倒挂,为了减少亏损,企业采取了增大库存和观望的态度;三是重庆丝绸出口存在市场单一和品种单一的问题;四是印度对我国丝绸的反倾销影响;五是人民币升值也有一定的影响。
据了解,很长时期以来,重庆市的丝绸产品出口市场单一和品种单一的问题非常突出,去年全年出口市场仅有1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印度就占了84.7%的份额,其他分别是新加坡、孟加拉、意大利、日本、德国和泰国等;其出口的7个丝绸产品中,绝大部分是生丝、坯绸等初级产品,其中丝类商品占44.78%,坯绸占55.15%,染色印花绸占0.07%。这样的出口产品结构和近乎于单一的市场,抗风险能力很弱,这已经引起了重庆市丝绸生产厂家和行业相关部门的关注。目前已经启动的《重庆市茧丝绸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要“依靠科技,全面提升重庆茧丝绸的质量和档次。加快纸板方格簇、小蚕共育、省力化蚕台(大棚养蚕)等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实现普及率80%以上;实现生丝生产自动缫比例80%以上,丝织生产无梭织机比例30%以上。加大对企业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支持力度,提高重庆丝绸的创新能力,加快蛹蛋白、丝胶丝素、桑椹、桑枝条等综合利用项目以及双宫丝自动缫丝机研制、双宫丝自动缫新工艺等技术项目的研发速度。‘十一五’末,全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45%以上。”
在去年的丝绸出口中,重庆祥飞实业(集团)有限公司高居当地出口企业榜首,出口金额达1560.79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