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求质而不贪多
记者(简称“记”):作为上海华联缝制设备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一个资深的”展会人“,你如何看待我国2006年缝制设备展览的发展状况?
胡淼海(简称“胡”):对中国缝制机械行业来说,2006年是行业“会展小年”。从2005年开始,中国缝制机械协会决定把CISMA从一年一届改为两年办一次,逢单年举办。2006年是逢双不办的第一年,但是国内的缝制机械专业展会并未因此而门庭冷落,各种大大小小展会更是方兴未艾。据初步统计,2006年全国各地大小展会总计30多场。
可以说,地方展的兴起,是2006年中国缝制机械行业专业展览的一个发展特点。
记:刚才谈到,各地大小地方展的出现是一个值得引起关注的趋势,在这些地方展中,哪些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胡:去年举办的地方展很多,比如在广州举行的"2006华南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还有在福建石狮举办的“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等。
“2006华南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的举行对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东南亚的服装产业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是服装生产大国,而珠江三角洲地区是中国服装产业最发达的地区,其中广东又是国内服装生产的领头羊。据统计,广东服装产量约占全国服装生产总量的25%左右,珠江三角洲地区自然也就成为缝制机械最大的销售市场之一。再加上与之毗邻的东南亚、南亚地区也是缝制机械和服装工业具有潜力的市场,中缝协在广东举办展会,其目的就是更好地向行业的下游产业提供专业化的服务,为企业开拓市场提供有效的服务。
而在石狮举办的“海峡两岸纺织服装博览会”今年已是第十届。石狮地区服装发达,产业链完善,每年的”海博会“在不断举办的过程中不但积累了丰富经验,更积聚了良好的市场效应和社会效应。
记:在去年举行的地方展会中,有哪些地方还不尽如人意?
胡:目前市场上有很多小型展览会,但展览会多也未必是好事情,这正是我担忧的地方。
有些小展会只考虑自身收益,不考虑企业效益和社会效应,导致参展商和产品少,一些展会更是半路夭折的局面。这样的展会对参观者毫无意义,不但不能促进市场发展与生产发生,反而使自身价值贬值,最后不能达到加强生产商与贸易商,以及生产商与直接客户的交流目的。一个合格的展会,要考虑参展商和参观者两方的利益,不然展览没人参加就没有生命力。对于参展商来说,有东西展示才有意义,而站在参观者的角度,有东西看才有意义。今年中缝协提出要规范展会市场,那些参观者寥寥、办展水平和服务水平明显达不到要求的展会,要少办甚至不办。在这里我也要向同行呼吁,不切合实际的展览少办一点,要提醒生产商,对于那些没有基础、没有参观对象、参展商很少的展会,希望不要盲从。
一直以来,我们都强调办展览要有三要素:市场需求、下游产业需求、制造商需求。这三者都有,展会才有看头。展会的目的是促成市场交易,促成市场交流,只有以市场经济角度规范展会市场,在行业倡导和举办有效益、有效果、有影响的“三有”展会,才能吸收两方面的客户群,自觉抵制不良的展览。
简而言之,只要有了比较,对于不规范的展会,客户自然不会参加。在市场面前,客户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记: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加快和东南沿海地区生产成本大幅提高,使外商投资开始向我国内陆地区转移,缝制机械展会如何依托服装产业战略转移而取得更好的发展?
胡:20年前,世界服装产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服装行业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广东、福建、浙江、江苏、上海、山东六大产业基地的生产总量占了全国服装业的很大比重,仅仅是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全国产量的三分之二。但是,随着东部地区生产成本的提高和自然资源的匮乏,世界服装产业的中心逐渐向我国的中西部地区和东南亚、南亚地区转移,我把它称之为服装行业的“东渡西移”现象。
所谓“东渡”就是指东南亚,如越南、缅甸、老挝、柬埔寨等地区,而“西移”指的就是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劳动力多,土地资源丰富,往往受到很多服装生产厂商的青睐。而之前占据龙头地位的东部地区,由于地区发展,商务成本不断提高,这对服装生产厂商来说已失去了往日的优势。于是,河南、江西、安徽、四川等地方后来居上,成了服装行业的一匹黑马。
同时,我国西部由于配套不够完善、产业链不够完整、劳动者素质相对较低等原因,导致一部分服装生产企业向海外发展。服装产业中心的逐步转移,对缝机展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任何一个服装业发达的地方,我们都应该涉足,这是行业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
记:在一部分服装产业向海外转移,特别是向东南亚地区的转移过程中,我国的缝制机械展会有没有考虑过去海外办展?
胡:这个问题提得很好。“走出去"也是会展行业2007年的一个新看点,海外办展也是我们正在运作和考虑的新课题。
今年,缝制机械行业有许多企业将参加于1月份举行的印度展和3月份的俄罗斯展,这是我们今年走出去的第一步。以后我们还会去更多服装产业发达的地方,如在中亚、土耳其、非洲、南美等地有选择地办行业专业展览。让中国产品,更直接地面对国外客户,让海外客商更直接地了解中国产品。
把展会办到海外,是一个趋势更是一个挑战。我们要在海外,用国际一流的展览水平,把中国产品推出去,让中国企业走出去。
记:除了刚才提到的“走出去”战略以处,行业会展在2007年会有哪些新动作?
胡:刚才我只谈了“走出去”的一个方面,我们所说的“走出去”还包括另一个方面的含义,那就是海外招展。很多国内的展会越办越大,不但在国内声名鹊起,在国外也有不小的影响,很多国外厂商慕名而来。
但是我们在海外招展上的力度还远远不够,今年我们要加大在海外招展的力度,将在上海举办的cisma2007,将会有不少国外厂商亮相。当然,这与中国缝制机械协会积极展开海外招展工作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