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缝企——步入同台竞技时代
据世贸组织《纺织品与服装协定》的规定,自2005年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取消纺织服装产品市场配额,纺织服装产品可以自由进入任何市场。有专家分析,根据国际市场惯例,如今纺织服装行业在步入“黄金时代”的同时,也给缝制机械产业带来了无限商机,中国缝机企业与世界缝制机械企业同台竞技时代已经到来。
缝机大国地位不可撼动
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如今的中国缝制机械产业已经发展到一个新的时代,在世界缝制机械行业内展示着“中国制造”的强大竞争力。台州并被授予“中国缝制设备制造之都”的称号,便是一个实例。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也是产量最大的缝制机械制造国,我国缝制机械产品的产量约占世界缝制机械产品总产量的70%。目前,我国有各类大中型缝制机械制造企业2000多家,小型企业则不计其数。其中整机生产企业300家左右,产品畅销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海关统计数据,从出口品种上看,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整机出口额增长率正逐渐高于普通缝制机械产品的出口增长率。
目前,中国的缝制机械产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规模,产品种类丰富,形成了既能基本满足国内需求,又有一定国际竞争能力的产品生产、配套体系。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缝制设备主要产区优势明显提高。以上海、浙江、陕西、天津、江苏、广东等6个主要产区为代表的产业区域结构基本定型,并逐渐趋于合理化。
在产品设计研发方面,不少缝机企业已走出了“买图纸生产,照样机翻版”的“跟随发展”阶段,进入了自主研发阶段,并已开始自行研发、设计出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机型。
经过多年的培育,行业中已形成了以“标准”、“上工”等一批骨干企业为代表的行业发展中坚力量,同时一大批民营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缝制机械工业的生力军。
国产产品逐渐向高端发展
长期以来,行业内价格战的恶性竞争削弱了企业的研发实力,降低了向高端市场进军的竞争力,使国内市场陷入无序竞争的状态。但从一些企业相继开发高科技产品,实现自身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来看,近年来这种无序竞争的情况有所改变,我国缝制机械出口额的增长明显高于产品出口量的增长,说明了出口单价总体上有所上升。
目前,我国缝制机械行业正逐渐改变国产缝制设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档次低、、技术含量低、价格便宜,依靠数量取胜的低端形象,正步入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快速发展价段。企业在加大科技投入、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的同时,正由生产型向生产开发型转变,产品研发也由跟随、仿造为主向自主研发方向转变,产品结构也正由低价位、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的高端提升,产品生产也不断从大批量单一品种向小批量多品种方向发展,为挑战后配额时代的激烈市场竞争逐步积蓄能量。
据了解,全球70%的缝制机械产品都是由中国制造并销往世界各地的。一位业内人士透露,在东南亚、巴西、印度等地区,日本等国的缝制设备产品的销售市场已经很小,而飞跃、中捷、宝石等品牌的国产缝制设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
一位经销商介绍,除了机电一体化产品之外,国产缝制设备产品的整体质量与国外产品相比已没太大区别。他进一步举例说,有一家服装企业想采购18台包缝机,开始指明要某国外品牌的产品,在经销商的极力劝说下,他们订购了8台国产缝制设备产品。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试用,该服装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无论是技术还是质量,国产产品与国外产品相比并无太大差别,而且价格又便宜很多,他们后悔没买一次购买18台国产缝制设备产品。
同台竞技已成事实
随着越来越多的缝制机械制造业发达国家企业将其生产重心向中国转移,以及国内缝机企业大力开拓海外市场,中外缝制机械生产企业同台竞技的格局已经形成。
如“重机”、“兄弟”、“飞马”、“百福”等世界著名的缝制机械生产企业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中国缝制机械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也越来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