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畅销品牌”出炉 中外品牌平分秋色
据上海市商业信息中心对本市100多家定点零售商业企业在家电、服饰、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日用品等数十类、100多种商品、数万个品牌的市场销售监测,日前,数百个品牌因为销售业绩靠前被列为“畅销品牌”。
中外品牌平分秋色
在2006年“畅销品牌”中,国产品牌数占49.9%,外资品牌数占50.1%。从近7年的“畅销品牌”结构来看,国产和外资品牌数比例一直处于大致相当的区间,最大差距为6.8个百分点。
从“入世”以来的5年数据看,国产品牌比例一直存在微幅下降的趋势,从五年前的略多6-7个百分点到最近两年几乎与外资品牌持平。“入世”以来随着新增外资品牌的不断引入和原有外资品牌的追加投资,上海消费市场上外资品牌的数量逐步增加,领先品牌竞争优势有所扩大,外资品牌总体市场份额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
家电市场集中度高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每种商品前十名品牌的平均市场集中度达到74.6%,比上一年度提高2.5个百分点。数据表明,2000年前后“畅销品牌”前十名集中度在70%左右,此后数年呈现逐波上升趋势,到本年度已提高到75%左右。
据了解,在各大类商品中,家电及电子消费品“畅销品牌”的市场集中度最高,达到87.6%;从历年的数据来看,家电类商品集中度一直处于第一且逐年提高。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家电、电子消费品具有技术含量较高、制造规模庞大等特点,“畅销品牌”更易于集聚竞争优势;加上近年来家电流通渠道快速变革,家电连锁业巨头在零售终端的霸主地位进一步加速了市场的集中。
洋品牌竞争优势大
虽然国产品牌占“畅销品牌”数量仍与外资品牌基本相当,但在竞争力指标上与外资品牌进一步拉开了差距。2006年“畅销品牌”中,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达到54.8%,比2005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而国产品牌则降到了45.2%,两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在女式内衣、皮具、黑色家电、白色家电和服装领域,外资品牌的增势明显。
在外资品牌市场份额上升的同时,上海品牌在传统行业继续保持了竞争优势,主要表现在金银珠宝、床上用品、内衣、调味品、黄酒、奶制品、主副食品等商品上,如光明、三枪、王宝和、海狮等传统名牌,石库门、昂立、多样屋、福沁等新生代品牌,分别在不同的商品市场取得了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