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纺织行业数据分析 整体效益平稳增长
06年纺织行业效益仍持续增长,06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23731亿元,利润总额8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63%和28.68%,分别较05年降低5.4和7.4个百分点;累计出口1470.8亿美元,其中服装出口948.3亿美元、纺织品522.5亿美元,三者分别同比增长25.2%、18.8%和28.9%;行业平均毛利率基本平稳,平均毛利率10.56%,较05年略微提高0.05个百分点。
3季度,一直居高不下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一度回落;纺机进出口增速基本保持在往年平均水平,我们认为随着竞争加剧,今后固定资产投资和纺机进口将维持在一个合理水平,该水平应该与行业效益增速匹配,大致在20%左右。
主要纺织原料除棉花价格稳定外,其它品种价格都有所上涨,其中粘胶长短丝和氨纶价格涨幅最大,甚至一度暴涨,企业大面积亏损、出口增加、产能增长短期内放缓是推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我们对于上述三种纤维未来走势都持相对谨慎观点,产能扩张高峰将至、下游需求没有出现明显增加是主要原因。
近期,部分纺织股涨幅较大,但主要是由于上市公司持有证券公司股权的缘故,真正因为业绩而股价上涨的不多。
尽管行业整体效益保持增长,但对于企业而言,由于供过于求,竞争却在加剧。我们看好细分子行业的绝对龙头、发展模式的创新者以及品牌经营企业,如七匹狼(20.66,-0.24,-1.15%)、众和股份(21.9,0.22,1.01%)、伟星股份(22.8,-0.29,-1.26%)、瑞贝卡(25.32,1.33,5.54%)、孚日股份等。
从目前已经公布的统计数据看,纺织行业效益仍持续增长,06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收入23731亿元,利润总额86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2.63%和28.68%,分别较05年降低5.4和7.4个百分点;行业平均毛利率基本平稳,平均毛利率10.56%,较05年略微提高0.05个百分点。
尽管行业效益增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从单月情况看,行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增速都从8月开始缓慢下降,收入逐月同比增幅由上半年的25%左右降低到12月的12.7%,利润总额逐月同比增幅在年底时大幅降低,12月只有4.7%。
12月单月行业效益增速降低原因:
12月15日开始纺织品出口退税率正式降低2个百分点,在这之前,企业抢关出口,影响全月行业运行数据;06年大部分时间对欧美出口清关率偏低,企业为获得07年出口许可证而尽量加强出口;欧美和中国暖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纺织产品销售。
06年全行业累计出口1470.8亿美元,其中服装出口948.3亿美元、纺织品522.5亿美元,三者分别同比增长25.2%、18.8%和28.9%,全行业整体和服装出口增幅较05年分别提高了4.4个和9.5个百分点,纺织品增幅降低了4.1百分点。纺织品出口增幅降低与出口退税率降低有关。
06年全年行业整体出口增长基本平稳,3季度对欧美出口一度低迷,但从8月开始,增速明显提高(商务部调整出口许可证发放制度以及欧美传统旺季到来是对欧美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06年对欧美设限产品清关率基本在60-80%之间,对欧盟出口清关率明显高于美国,无一产品达到100%。
尽管受到人民币升值和出口退税率降低影响,我国纺织行业世界第一的竞争力仍是纺织出口持续增长的核心因素,这也是未来纺织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关键原因。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降低,06年3季度,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纺织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多年来基本保持在30%左右的增速,8月同比降低22.9%,10月同比降低0.7%,不过11月增速又基本恢复到41.7%,与多年来平均水平持平,其中化纤和服装子行业是增速恢复较快,化纤不少品种价格不断上涨导致投资增加,服装行业出口和内销增长也使得投资保持较高水平,产业以最快的方式反应了行业效益变化情况。
06年纺机进口总额40.64亿美元,同比增长19.2%,摆脱了05年同比降低的趋势,恢复上涨,我们认为企业设备不断升级换代需要进口大量纺机,在我国纺机生产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之前,未来纺机进口保持在20%左右是个合理的水平。06年纺机进口情况基本与行业整体运行相一致。
06年纺机出口总额12.36亿美元,同比增长42.2%,保持稳定增长,这与我国纺机技术水平提高,而低端产品向印度、巴基斯坦、东南亚国家转移有关。
12月纺机进出口增幅有所降低与接近年底圣诞节有关。
纺织原料价格保持相对平稳涤纶上半年,涤纶长短丝价格有所提高,主要原因是成本推动,即PX涨价导致涤纶原料PTA价格上涨,从而推动涤纶价格上升;9月底油价暴跌,涤纶价格也随之降低,涤纶的盈利空间波动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