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缝纫机
信息资讯
缝纫客APP安卓
扫二维码加客服微信
导航:

运行压力加大纺织业今年主打核心竞争力

      核心提要:“‘十一五’第一年对于纺织行业来说,是良好的开局年。从业人数增长3.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53%,销售增长了21.6%,利润增长了27.96%,这反映了我国劳动生产力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16%。这个速度超过了‘十五’期间的速度,在新的一年这个势头将更好地保持下去。”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在1月30日举办的“中纺圆桌论坛第二届年会”上全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2007年行业走势与国内外环境做了分析与预测。 

      杜钰洲指出,2006年是中国纺织行业贸易摩擦比较多的一年,经历了欧美主要市场的特保限制、石油涨价、人民币升值等一系列问题。作为配额取消的第二年,2006年是中国纺织工业比较优势得到应有释放的一年。从2006年年终价格指数与各个国家的总体综合指数对比来看,中国价格指数比2005年上升了10.14%,也就是说按照可比价格计算,2006年的增幅是13.62%。 

      从产业发展来看,去年我国出口产品的价值含量提高了,出口市场多元化成为我国应对新国际形势的一个重要基础。与此同时,中国内需增长是因为中国13亿人口的消费。中国每人每年增长1公斤的纤维消费,就需要130万吨的纤维加工品,这在世界上是任何国家都是无法比拟的。
     
      由此,杜钰洲表示,我国纺织工业的发展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高速发展,也得益于中国和平外交政策争得的有利的外部环境。从当前行业走势看,我国纺织工业技术进步已经取得明显的成效,劳动生产力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因此,在新的一年这个势头将更好地保持下去。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理事长高勇认为,2007年纺织工业产能扩大的速度将放慢,但仍有适度的增长,行业发展的模式将从产能扩大型向更新改造型转变,这也给纺织机械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他预计,今年国内纺机市场将大于90亿美元。 

      A、数  据 

      生产平稳增长产销衔接良好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6年1~11月,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达39384家,同比增长12.61%;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22559.96亿元,同比增长21.78%;累计实现利润767.62亿元,同比增长29.54%;累计完成工业销售产值22043.23亿元,同比增长22.13%。纱、布、服装等主要产品产量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势头,分别同比增长20.15%、15.33%和12.18%。 

      2006年1~11月,全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367.44亿元,同比增长26.95%,比上年同期增幅下降了9.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全行业产销率达97.71%,比2005年同期产销率水平提高了0.28个百分点,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纺织品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内销比重逐渐加大。 

      中国海关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1~12月,我国纺织品和服装进出口总值为1651.36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2.66%。纺织品和服装出口总值是1470.85亿美元,与上年同比增长25.14%。其中,纺织品出口金额是522.54亿美元,同比增长18.84%;服装出口金额是94..30亿美元,同比增长28.91%;纺织品进口金额为163.54亿美元,同比增长5.58%;服装进口金额为16.97亿美元,同比增长5.50%。 

      中国纺织器材工业协会对全国745家企业统计显示,2006年1~11月,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462.85亿元,同比增长22.83%;主营业务收入446.82亿元,同比增长19.62%;利润总额23.85亿元,同比增长2..22%;亏损企业108家,同比下降4.42%;亏损面为14.5%,同比下降0.67个百分点;亏损额为1.82亿元,同比增长62.25%;人均利润14060.95元,同比增长22.15%。 

      B、运行特征之一 

      效益平稳增强出口呈现多元化 

      2006年1~11月,我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767.62亿元,同比增长29.54%,各子行业利润率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生产效率平稳增长,全行业劳动生产率6.15万元/人,较上年同期提高1..98%。资产运行效率提高,规模以上企业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2.63次和1.54次,比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11次和0.07次。 

      2006年1~11月,全行业的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1.24,比上年同期增加了0.07。各行业比较,毛纺与化纤行业盈利能力、周转能力、偿债能力有所增加,经济效益综合指数提升较快,较上年同期都提高0.11点,针织最低,仅增加0.02点。 

      2006年1~11月,我国出口到欧盟和美国的纺织品和服装总额达410.47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30.75%,比上年同期出口所占比重下降2.05个百分点;对非欧美地区的出口则呈现迅速增长的态势,我国出口非欧美地区的纺织品和服装总额达924.24亿美元,同比增长28.38%,增幅较上年同期增长20.11个百分点。

      对此,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研究员张伟文表示,对非配额地区的出口增长,恢复到配额取消前的水平,缘于转口贸易的重新活跃,悲观方面的预测主要是对转口贸易的反弹预期不足。他认为,目前欧美一再强调将对非法转口贸易采取严惩措施,2007年的执行力度值得关注。另外,考虑美国等国家的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对2007年的出口应继续保持谨慎,预计年增长率在18%左右。 

缝纫客APP
更多信息请下载安装 缝纫客APP(安卓)查看
手机扫一扫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