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IT舞动企业的季节旋律
许多服装企业都各展其招,如加大营销力度、招商力度、经销商奖励等等,但仍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高库存和补货难的问题,成效并不理想。品牌经营者对此不知所以然,束手无策。以致许多经营者认为高库存这一问题是服装企业不可改变的现状,甚至被认为是服装企业的恶性特征。服装企业的库存控制管理能力成为品牌经营者最为棘手、最为无所适从的难题。根据我们服装企业的咨询经验认为,用IT来舞动服装企业的季节旋律是该难题的解决方案之一。
服装企业的瓶颈:高库存VS补货难
大部分的服装企业都遇到库存高和畅销品补货难的困境,受产品积压影响甚至死在库存上的服饰品牌数量越来越多。一方面,企业既要考虑快速迎合市场需求,又要保证企业的赢利性,尽可能减少断款、断色、断码现象出现。一方面又苦恼于商品的大量积压,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盈利和发展,甚至导致品牌消亡。其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点:
一是消费者需求变化快。由于服装企业是高波动性、多季性、受时尚文化影响很大的行业,消费者的服饰品味和文化鉴赏力等时尚变异节奏也逐年加快,滞后的服装企业产品开发和生产模式难以快速响应消费需求和市场的变化。
二是市场信息处理能力不足。对销售及市场动态的信息采集、分析、归纳、共享处理能力和认识不足,重视不够,营销渠道信息资源的优势没有发挥。
三是企业的市场需求预测能力差。不准确的预测导致滞后的补单、补货及生产速度、库存的无序和持续的增加。
四是营销和产品的命中率低。传统的推动式营销和赌博式产品开发的企划模式,使产品难以迎合现时代不断变化的消费者口味,而产生库存。
五是供应链环节协同能力弱。传统经营模式的供应链管理环节中,在开发、采购、生产、配送、销售等环节的部门间不协调、从采购到产供销无计划、低知识含量的配送管理及运作,错失了大量的市场销售机会。
以上五个方面的问题最终在企业内部形成急需的原辅料难以采购、生产不及时,终端卖场上表现出来的就是配送不及时、严重的断款、断色、断码等畅销品补货难和滞销产品不断增加导致产品积压。从深层来看,原因就是由于服装企业消费市场需求变异节奏日益加快,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不确定性增强,而服装企业的决策层对时尚趋势的缺少时尚“感觉”、缺乏高效率的内部资源整合和与外部资源(如供应商、分销商、代理商、承运商)的协作能力,导致企业无法快速响应市场,等到问题严重时经营者才感到的被动式管理的瓶颈现象。
季节主线的计划管理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打破这种瓶颈,需要增强企业协同管理能力。在协同管理链中,将供应商、分销商、客户和其他业务合作伙伴纳入系统中来进行信息、资源的共享和知识的积累。更高的可视性和更易于访问的实时信息大大提高供应链执行决策的预见性:大部分输入信息可以从底层迅速传递到整个企业,更多的数据直接来自最终用户,相关人员可以根据业务状况的最新进展来检查和调整有关信息,销售代表能够掌握最新的客户信息以迅速更新需求预测,并逐渐做到支持客户直接更新,购买方和销售方有关产品季节性、促销活动以及新产品发布等信息的共享,将进一步提高相关的效益,如更高的客户服务水平和更低的供应链成本。对于服装企业来说,这种协同管理链就是以季节为主线的计划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