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名牌 何须仰视
国际知名品牌的产品一直是高品质的象征,不少人不惜重金购买。可近年来一些知名洋品牌产品屡屡陷入“质量门”,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否开始动摇?记者就此进行了一次消费者调查,他们所言或许代表了你的心声,或许能给你以启示。
●新闻回放
2007年2月13日,河南省工商局公布了对郑州三家商场销售的名牌服装的抽检结果,抽检合格率竟不足50%,不合格的产品中包含了CARA、莫佐、卡利亚利等国际知名品牌。据记者了解,在中国市场的国际顶级服装品牌出现质量问题的,并非只有郑州市场独有。
对洋品牌的监管风暴,开始于浙江。2005年和2006年,浙江省工商局陆续检测出一批国际知名品牌的5个型号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有质量问题。2006年12月29日,一批西班牙、意大利等欧盟国家进口名牌皮鞋如LV、DG、BOSS,在抽查中批次质量不合格率高达76%。
2007年1月18日,上海市工商部门发布了对本市流通领域里品牌服装的质量检测结果。结果显示样本不合格率超过四成,不合格的黑名单中,香奈尔、迪奥、阿玛尼等国际顶级品牌赫然在列。
2007年1月26日,广州市工商局公布了对休闲服装质量的检测结果,合格率仅为46%,不合格产品来自于艾格、SNOOPY、VERO MODA、ESPRIT、杰克·琼斯等47个著名品牌,这些服装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含有毒物质,可能引起人体病变甚至诱发癌症。
对国际名牌应加强监管
招商银行郑州分行零售银行部副总经理 闫宇:作为银行职员,平时穿正装的机会很少,自己买的主要是运动休闲装。我比较喜欢国际大牌子,如耐克、阿迪达斯等,虽然它们价格昂贵,却是一个人社会地位和能力的象征。
对于国际名牌屡次出现质量问题的新闻,我也很困惑,不知道以后该不该相信它们了。据我了解,现在国内不少国际品牌都是冒充的,大部分是福建等地生产的。因此在现有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健全监控机制,加大查处力度,还消费者一个健康、安全的购物环境。
河南万厦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叶:与国内产品相比,国际品牌服装设计理念更加先进、富有内涵,在色彩搭配和款式创新上都领先一步,我偏重选择意大利的品牌服装。为什么国际品牌在欧洲等先进国家没有产生质量问题,我认为问题出在我国的检验监管制度存在漏洞,还没完全纳入国际监管体系。
只买熟悉的国内名牌
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总经理 李波:我还是比较喜欢名牌的。健康、舒适、合体是我选择服装的重要条件,而我只选择比较熟悉的国内名牌,如杉杉、雅戈尔、七匹狼等。我对国际名牌大多不了解,因此不会轻易尝试。现在发生这种事情,我更不会盲目崇拜国际名牌。
郑州思达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于阳:目前国内服装市场品牌太乱,监管机制又不健全,像我这样的消费者不具备专业知识,一般对国际品牌的选择非常谨慎,会到正规的商场购买。那些新闻对我打击挺大,现在我比较看重国内品牌,毕竟都是本地的,质量上不敢太造次,而且现在经过长时间发展,它们在工艺设计方面足以和国际品牌媲美。
买衣服只看款式和质量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对外事务高级助理 张女士:我买衣服主要看款式和质量,不在乎品牌。对我来说,国际名牌和无名品牌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竞争对手。现在不少国产品牌起的也是国外的名字,本来对衣服品牌就没有太多的认识,这样一来就更加难以区分,其实更重要的是商品本身的质量。
河南省服装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王子锋:在中国市场上的国际名牌大部分都是代理公司或经销商炒作出来的,比如“鳄鱼”在法国就是一个不到500人的小公司。另外,服装标签上很多标注“××公司荣誉出品”未必就是生产商,很多国内企业在法国、意大利、美国注册公司,产品的销售生产地却在国内。
国内的消费误区往往在于崇洋媚外的虚荣心理,有些同一档次的服装,挂上国际名牌价格就能上翻好几倍,因此我们买衣服一定不要盲目崇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