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逐客令”对浙江上虞企业影响不大
“四月一日起俄罗斯禁止境外商人小额零售贸易的‘逐客令’对我们企业来说没有任何的影响,对于上虞的瓶盖业来说也没有产生影响,因为我们的酒瓶盖出口至独联体国家,都是通过俄罗斯经销商的。”上虞中瑞塑胶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徐荣贵向记者如实说道。
俄罗斯“禁商令”颁布之后,受伤最重的是江浙和四川商人。在莫斯科阿斯特市场内,过半经营户是江浙一带的小商品厂家,为数众多的义乌、海宁商人,吃的都是“俄罗斯饭”。据了解,一些浙江商人不得不在莫斯科大幅低价抛货。即便是低价抛售,留给他们的时间也就只有几十天了。知情者透露,由于一些中国商人陆续返乡,大批边贸口岸批发商已开始向成都鞋厂、义乌小商品生产商退货。
与其他一些浙商累得心力交瘁不同,徐总却显得非常笃定。他说,去年企业的出口形势虽然不如二零零五年,出口独联体国家的总额约为壹千万美元左右,但今年的出口额会有所上升。据了解,中俄合资企业上虞中瑞塑胶有限公司的俄方公司原来是做中俄贸易的,专门把上虞的塑料瓶盖卖到俄罗斯。二零零二年,公司干脆和上虞的“光大”公司合作,共同出资成立了“中瑞塑胶”,其产品直接出口俄罗斯。现俄方公司的主打产品是“普京酒”,与普京总统办公室合作,“普京酒”用的就是上虞中瑞公司生产的瓶盖。“中瑞公司早在几年前就调整了对俄罗斯的贸易方式,争取俄罗斯和俄罗斯以外的市场。”一位知情者说。
记者从上虞有关部门获悉,据工作人员调查摸底,目前,上虞的灯具、伞业等企业,很少直接出口俄罗斯。一家规模不大的灯具企业的负责人对记者说,出口俄罗斯的风险相对其他国家来说比较高,这是很多上虞企业不愿意与俄罗斯商人做生意的主要原因。“他们喜欢用现金交易或边贸交易方式,基本上不通过当地银行,因而风险较大。”据了解,上虞的商人在中俄边境做生意的也较少。“因为上虞的商人大多性格比较稳妥。”
中国人在俄罗斯的务工人员,有相当一部分集中在小额零售领域。另据了解,中国出口俄罗斯的主要产品中纺织、毛皮、鞋帽类占中国出口俄罗斯商品总额的百分之五十七。中国商人对俄罗斯边境城市的零售业影响力较大,“如果中国商人真的离开了,当地俄罗斯人是很难顶上去的,因为进货的渠道都掌握在中国人手里。”